美育蔡元培名言
1、蔡元培的美育主张是什么
(1)、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2)、蔡元培得吴敬恒在伦敦寄出的信,始知武汉的消息。他在致吴敬恒的信中,有“弟恐不能久留此间”之语,暗示打算回国赴难、共同奋斗的意向。其后,接陈英士电报,催他回国。于是结束四年的留学生涯,取道西伯利亚东归。抵达上海之日,正是黄兴由武昌抵沪之时,即12月1日前后,孙中山尚未返国。他一时没有住处,蒋维乔留他住在爱国女学校内。
(3)、高下贵贱,在人之品格,而与职业无关。蔡元培
(4)、美教给人识别恶,并与之进行斗争。我想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
(5)、重在义务,不仅有益自身,且有益于人群,始不辜负此人生。一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6)、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毋宁展个性。
(7)、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8)、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 ——凯洛夫
(9)、光绪十五年(1889)二十三岁,元培参加浙江乡试,中了举人。次年赴北京参加会试,考中,成为贡士,必须再经殿试合格方为进士,但元培未即参加本科殿试,过了两年始成进士。梁启超乡试中举和他同年,可是会试累试名落孙山,可见在科举试途上,蔡元培比梁启超顺利得多了。原来考官王蒿隐欣赏他的文章,录取了他,因此便有人称元培是“蒿隐门人”。他是中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正考官翁同龢很欣赏,称赞他“年少通经,文极古藻,隽材也”。
(10)、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毋宁展个性。
(11)、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12)、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13)、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14)、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15)、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16)、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17)、想想那时候,我也是一层老大。号称实验班的六爷。
(18)、蔡先生平时待人,对好人没有不尊敬,对坏人,也没有不宽恕。这个人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总是待他很好。他惟一的志愿,一定要盼望中国出些了不得的大学问家。因为他抱了这种志愿,以前有了许多当仁不让的事。
(19)、(2)幼稚园的美育。蔡元培主张,儿童满三岁入幼稚园。他指出,到幼稚园年龄的儿童:“那时候儿童的美感,不但被动地领受,并且自动地表示了。舞蹈、唱歌、手工,都是美育的专课。就是教他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适合他们的美感,不可用枯燥的算法与语法。”
(20)、蔡元培南归后,即在绍兴绅士徐树兰所办的一所叫“中西学堂”的中学任学堂监督(校长)。这是元培服务于新式学校的开始。校中分高小、初中和高中“三斋”。学科分文科、数学及理科等,外国语有英、法、日三种。蔡元培和黄仲玉及子女教员是当时绍兴一时之选,学生在日后更是人才辈出。如后来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也就是蔡元培的后任蒋梦麟,和该校地质学教授王烈,便是那时候第一斋的小学生;中央研究院秘书马稷光和浙江教育科沈光烈,则是第三斋的高材生。
2、蔡元培关于美育的著作
(1)、长大越孤单,以后的以后以后再说,只活心情,不活人生。
(2)、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
(3)、天下唯不明白人多疑人,明白人不疑人也。一一(中)蔡锷0非亲身实验证明者,不可轻信。(中)蔡元培
(4)、美育是优美情操的培养。有优美的情操,自然不屑为恶,不屑与污浊为仁,不屑作奸犯科。 ——《罗兰小语》
(5)、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日,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中)蔡元培
(6)、人类者,动物的一种。保持生命,继续种性之本能,动物所同具也。人类之所以视他动物为进化者,以有理性。(中国)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7)、美的情感,或将象人们所说的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差别之一——赞科夫
(8)、蔡元培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9)、美的必要性是原始的、实践的。有道德的个人,为了服从这种必要性,控制他的欲望——赫尔巴特
(10)、蔡元培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11)、对于学生的希望:自己尊重自己。化孤独为共同。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有计划的运动。
(12)、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蔡元培
(13)、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
(14)、知教教育者,语与其受起法,无宁尚自然。与其求划无宁展广性。
(15)、蔡元培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16)、若乃不尽义务,而唯攫他人义务之产业以为权利,是谓倚赖。(中)蔡元培
(17)、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18)、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诚挚态度的具体体现……在我的想象中,在美的面前微笑,叹赏和惊异,犹如一条应当通往儿童心灵的小径——苏霍姆林斯基
(19)、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蔡元培
(20)、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3、蔡元培说美育
(1)、应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剧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蔡元培
(2)、我们知道科学的研究与发明,瞬息千里。十年前所发明的定律,现在或许要根本推翻,或许要重新估值。蔡元培《教与学》
(3)、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4)、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的锻炼。
(5)、蔡元培是同情维新派的,他深感变法的失败,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他虽非康d,因同情维新,又有深交被捕,难免被疑为维新派人物,只好卸职南归。这是蔡元培一生的转折点,他已经看出满清政府没有希望了。
(6)、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7)、狄考文进入大学和神学院读书时,在当时美国席卷全国的宗教复兴运动的感召下,他确定自己要做一名海外传教士,到异教国度去撒播基督之爱。几经周折,他选定并最终达成了到中国的心愿,临行前,他向国内的同行们郑重宣告:“我已决定把一生献给中国;我期望住在那里,死在那里,葬在那里。”狄考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8)、蔡元培生于同治六年(1867),家乡是浙江绍兴,和鲁迅同乡。绍兴便是人尽皆知的“师爷”产地。绍兴的文化气息很重,是盛产文人的地方。蔡元培的乳名叫阿培,入塾读书时才叫元培,字孑民。父亲是钱庄经理,蔡家数代从商,祖上没有读书登科的人。
(9)、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10)、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尚自然,展个性。
(11)、各部人选决定后,教育总长蔡元培因久居欧洲,对国内教育情形异常隔膜,特请蒋维乔帮助。二人并偕另一会计兼庶务职员,于1月4日晚上到达南京,住在一小旅馆中。5日,蔡元培正式就职,出席临时政府首次国务会议。会后,蔡元培往谒孙中山,请示教育部办公地点,孙回答说:“办公房屋要你自己去找。”连日奔走,一无办法。适遇江苏都督府内务司长马相伯,就商借碑亭巷内务司楼上空房三间作为办公处,随即迁入。其简陋情形,可想而知。
(12)、同情心就是看到别人感受的事情,和自己的一样,彼此休戚相关、互相谅解。所以现行考试制度,最与此点背驰。为争名次之高下、分数之多寡,使同情心日减,嫉妒心大增。
(13)、则不免陷于沟壑,撞于岩墙,甚或以是而丧其生焉。情欲亦然。苟不以明清之理性,与坚定之意志节制之,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一蔡元培
(14)、在北大的历史上,甚至在我国的教育史上,蔡元培三个字是刻在记忆中的,他不仅仅对北大的教育起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他事故让我国的教育更加的完备,提出了不同的思想和看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找到的蔡元培的名言警句,欢迎大家欣赏阅读。
(15)、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
(16)、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启发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刘海粟《审核新学制艺术科课程纲要以后》
(17)、光绪三十年(1904),元培在《俄事警闻》上发表了一篇《新年梦》,主张说:“我们意中自然有个中国,但我们现在不切切实实造起一个国家来,怕永远没有机会了。”又提出了外交方面应办的三件事:恢复东三省。消灭各国的势力范围。撤去租界。这篇文章,颇能反映出他这时的思想。
(18)、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19)、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20)、所谓习惯者,非必写字读书,然后谓之教育也。扫地亦有教育,揩台亦有教育,入厨下烧饭亦有教育。总之,一举一动,一哭一笑,无不有教育。
4、蔡元培有关美育
(1)、1907年4月,清政府派孙宝琦为出使德国大使,孙宝琦允每月资助元培学费30两,而商务印书馆又与蔡元培订定每月送编译费百元。基本生活费用问题既已解决,元培遂随孙宝琦赴德留学。这一年蔡元培已四十一岁,作为一个留学生,年纪似乎大了一点;可是,他时常想争取进修机会以充实自己的学问,这种好学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2)、1863年7月3日,他偕新婚半年的妻子狄邦就列,还有蜜月中的同工郭显德夫妇(参看我的文章:),在纽约登上了远赴中国的帆船,历经5个多月的漫长艰辛海上旅程,于是年12月16日抵达上海。稍作休整后,翌年1月到了山东登州(今蓬莱市),自此直到1908年9月28日于青岛福伯医院去世,狄考文在中国山东生活和工作了整整45个年头,死后葬在了烟台毓璜顶美国北长老会墓地,实现了他年轻时的诺言。
(3)、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4)、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蔡元培()式对公众开放。整修一新的蔡元培故居纪念馆三楼设立为蔡元培实物馆,将首次展出余件珍贵文物。
(5)、那女孩子教会我去爱,可当我慢慢学会怎么去爱她已不在。
(6)、军国民教育会会员黄兴归国后,创设“华兴会”,拟于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岁生辰之日,发动长沙等地起义。杨笃生回上海,别树“爱国协会”,由他担任会长,章士钊副之,蔡元培、陈独秀、蔡锷等也同时加入。
(7)、自蔡元培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8)、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9)、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10)、狄考文1836年1月9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坎伯兰县,但狄家不久就加入前往中西部拓荒的行列,因此他的童年是在不断迁徙与充满挑战中度过的;他的父母育有七个子女,狄考文是家中长子,帮助父母克服困难的机会最多,因此锻炼出他健壮的身体、倔强的个性、坚韧的毅力和凡事自己动手做的习惯,而这些素质都有助于他以后来华的传教生涯。后来他们兄妹长大后共有四位离开家乡远赴中国宣教。
(11)、爱国女学校由蔡元培夫人黄仲玉首倡,取得上海犹太富商哈同夫人罗迦陵女士的独力支持,再由蔡元培和蒋观云等人租校舍,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冬正式成立。早期学生人数仅有十名左右。中国教育会则由元培和上海文教界人士叶瀚、蒋观云、黄宗仰等人共同策划,由蔡元培任会长,成立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主张革新,因无经济支持,早期仅从事文字方面的鼓吹而已。
(12)、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13)、人类有两种欲望:一是占有欲,一是创造欲。占有欲属于物质生活,为科学之事;创造欲为纯然无私的,归之于艺术。蔡元培
(14)、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
(15)、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
(16)、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17)、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
(18)、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中)蔡元培
(19)、两人“大谈立宪之不可成,皆知革命之不可已”。7月10日船抵上海,中国教育会同仁发起欢迎大会。会中决议由教育会自设学校,自教子弟,毋须赴日本留学。
(20)、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苏霍姆林斯基
5、蔡元培提出美育包括哪些?
(1)、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2)、在中西学堂内,新旧的对立是很明显的,蔡元培因过于袒护新派,旧派的堂董时加压力。最后,他愤而辞职,以示不愿意与旧势力妥协。
(3)、1905年8月间,留日十七省革命志士在东京发起“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为总理,誓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本部之下,设立各省分会。上海分会由蔡元培担任分会长,光复会会员也大半加入同盟会籍。蔡元培以爱国女学校作为革命同志的接洽机关,并提供教员资格给徐锡麟、陶成章、杨笃生、黄兴等革命同志作为革命活动的社会身份。
(4)、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5)、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6)、为B生为B死为B奋斗一辈子,上B当吃B亏最后死在B身上。
(7)、不专叫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要留出多少时间,让他们自己去研究。(中)蔡元培
(8)、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9)、蔡元培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10)、翌年,再进京参加“散馆”考试。因庶吉士经过一定的期限,须参加甄别考试,叫做散馆,合格的授以编修,不合格的改任知县。蔡元培顺利地通过散馆考试,升补翰林院编修。同年6月间,“甲午战争”爆发,京师顿时紧张起来,他在联合英、德以御日人的奏折上,和文廷式一齐署名。这年他又在李慈铭京寓中做了半年塾师。十一月间大文学家李慈铭逝世,元培为他的遗著《越缦堂日记》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