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其人介绍125句精选

木心简介资料介绍

1、木心的介绍

(1)、他说过:“文学既出,绘画随之,到了你们热衷于我的绘画时,请别忘了我的文学。”反之,热衷于他的文学时,亦须记住他的绘画。

(2)、木心在大陆出名,首先得益于他的“学生”陈丹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陈丹青在美国遇到了落魄潦倒的木心。木心以沙龙形式给陈丹青等留学生讲授文学艺术,惊为天人。其实,这是陈丹青知识面狭窄导致的。陈丹青画画一流,但术业有专攻,画得好不等于理论水平高,比如齐白石。木心的讲义,说到底就是拾人牙慧,西方美学理论里参杂些个人的感悟,其水准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重点大学中文系男生宿舍“卧谈会”相仿。系统学过西方美学理论的都不会对木心的“思想”大惊小怪。

(3)、他说,倪瓒的“不可出声,一出声便俗”,是他一生的美学纲领。

(4)、木心先生一生命运多舛,几次入狱。他心态平和,在狱中用写检查的纸写了65万的文字,画钢琴键盘,无声地弹奏肖邦等音乐大师的钢琴曲。出狱后,似乎不愿意触及那些往事。他说,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5)、恰如木心自己所言:“我的童年少年是在中国古文化的沉淀物中苦苦折腾过来的,而能够用中国文化给予我的双眼去看世界是快乐的,因为一只是辩士的眼,另一只是情郎的眼。”

(6)、笔者坦言,木心的不少著作至今无法读懂,但因为整理其生平履历,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走近木心的切入口。

(7)、先生的心是孤独的。读他的作品,听他喃喃自语,空灵,低沉,晦涩,把柔软而孤独的内心敞开给其他柔软而孤独的内心。因孤独,才写。因孤独,才读。他不管你读得懂读不懂,只是在角落里自弹自唱,写他的内心。

(8)、至于这首诗具体创作于何时,暂时无法考证,出书的时候,是从一堆手稿里选出来的,上面也没有标明时间

(9)、由领读文化策划、台海出版社出版的《木心先生编年事辑》不日面世。这是国内首部关于木心先生的年谱性质的著作。作者夏春锦积七年之功,全面搜集了木心的生平资料,涵盖木心家世、求学、任职、交游、创作、际遇诸端。他说,自2013年以来,他花了几年时间,寻找木心,能找到的几乎都在这里了。谢泳则说它将成为今后的木心研究绕不开的奠基之作。

(10)、在墓前,我们向鲁迅像行三鞠躬礼,然后我们合影留念。

(11)、夏春锦,青年学者,阅读推广人,现供职于桐乡市图书馆,系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木心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著有《悦读散记》《木心考索》《文学的鲁滨逊:木心的前半生》《木心先生编年事辑》等,主编和策划有“知新文丛”“蠹鱼文丛”《谷林锺叔河通信》等。

(12)、如果入住西栅景区,西栅景区的门票两日内有效,便无门票之忧,也可以按以上建议,先去东栅。

(13)、现在的作者几乎是网红,即使是没有名气的或者是写爱情小说的作者,百度一下都会有资料。但木心从头到尾是一个人,单独的,拥有很少很少的读者,几乎没有知名度,这个情况只是到这几年,略微有一点改变,但这都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是他要的这个情况,而且他试图维持这个情况。他为这个情况要付代价的,因为他也渴望读者,渴望能够出版,但是他很在乎方式,也很在乎读者,谁在读他的书。

(14)、他细腻,却不狭窄。他的文字可以细腻到毛细血管里,然而时空在他那里也是阔大的,如同庄子笔下的鲲鹏,五光十色而又不失本态。 

(15)、但语言不是文学的全部。人文艺术修养好也不代表文学创作就一定好。

(16)、他在世界各地多次举办画展,2008年在国内的画展名为"塔中之塔”,意指生活中的"雷峰塔”和内心的"象牙塔"。这大概也是他后来将笔名"牧心”改为"木心"之故吧。作家陈村说:木心的文章,是我见到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优美深刻广博的。82年木心定居纽约,继续其文学和画作创作。在华人圈被视为深层次解读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奇人物。△木心在讲课

(17)、木心的笔名共有十一个,分别是:吉光、高沙、裴定、马汗、桑夫、林思、司马不迁、赵元莘、杨蕊、罗干和木心。

(18)、临终前他在病床上也是叨唠这句:“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这一句被印在他的诗歌集《云雀叫了一整天》的封面上,可见他对它的喜爱。

(19)、  木心的手稿、木心的画、木心的曲谱、木心读过的书,他喜欢的书,他写的书,被用心地摆放与陈列,印证那一句“死的东西保存了活的意志”。特别木心那些狱中手稿,很薄的纸,很小的字。虽然许多已经字迹难辨,但是,带给人们的震撼不亚于大山大水。

(20)、这一认识,随着我对木心作品的深入阅读,变得愈加坚定起来。后来我才得知,最早发现木心这一秘密的是台湾学者郑明娳。她说在木心的散文中,“总是流露出极度的个人色彩,强烈而鲜明的‘我’随处可见”,但他又“建筑了一些堡垒,把内心深处的东西潜藏进去”正是因为存在这种有意的“潜藏”,了解木心的生平际遇及其当时的思想状况,就变得尤其重要。

2、木心其人介绍

(1)、  这次去乌镇,一句话来说,有惊喜也有失望。失望的是,茅盾故居,除几间房子,匾额楹联,并没有太多值得看的。虽然人热热闹闹地进去,又热热闹闹地出来。被裹挟在这样的热闹里,心不能静,思绪一团麻,仿佛几间房子,沉淀下来的就只是一个景点。惊喜的是木心美术馆,安安静静地停在水畔,满足了喜欢木心的人的全部心愿。

(2)、 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满意,可联系寄件人处理。

(3)、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4)、也许凡事皆有定数。起初我是请另一位编委来做这件事的,但由于他当时工作颇忙,在专辑临近截稿之际犹迟迟未能动手,无奈之下我只得临时替补,自己来完成。这首先给了我一次在短时间内硬着头皮翻阅(不是通读)一遍木心已出大陆版作品集的机会,既是带着目的的阅读,就难免有需要细读之处,也就不时会有会心处。而最先令我感怀的则是那些相对写实的篇章。

(5)、木心出名,其次归功于互联网。网络时代,一个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流浪汉都会被炒作成“大师”,更何况木心的个人经历更具“传奇色彩”。中国网民呈“三低”特点,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其中大学以上学历的不到25%。陈丹青名人当推手,乌镇旅游一借力,再加上“从前慢”流行,木心,一个十八流的落魄文人就成了“大师”。

(6)、前九个见于1984年11月出版的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该期特设围绕木心的“作家专卷”,其中在《木心著作一览》中列有木心本人提供的“1941年~1984年”所使用过的这九个笔名。

(7)、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 马 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8)、  木心美术馆,承载的何止是木心的美术?应该说,木心不止精通美术,在文学、音乐方面,也同样有着很高的造诣。用木心的话说,“文学既出,绘画随之,到了你们热衷于我的绘画时,请别忘了我的文学!”

(9)、  因为没有刻意的人物介绍,我注意到进美术馆的人,也有很多并不熟悉或者知道木心。但大多数人都在画作区停留很久,赞叹木心画作的鬼斧神工。

(10)、(2)其学生陈丹青推崇:"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一批当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

(11)、《南方周末》的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到:木心先生是如何拿到出入欧美的通行证的?木心先生对此的回答是:我拿的不是通行证,是邀请书。

(12)、2006年-2011年:回国定居...10

(13)、不用考虑把我放到什么历史位置上。没有位置,只留痕迹。我无所师从,也无后继者,从不标榜派别——一座崭新的废墟。不事体系,没有纲领,善于虚构实在的东西,不属于现代,不属于过去,有点像属于未来——木心遗稿

(14)、  陈丹青在《绘画的异端》一文中,对木心的画作有较为详细的介绍,他说,木心在绘画上走的是一条神乎其神的路,他作的是转印画。所谓转印画也称为拓印画。制作方式大致是先在玻璃(或类似材质)上涂满水域色彩,以纸覆盖其上,翻转后,趁着纸面上湿濡流溢的水渍、斑痕,即兴演成各种图案、图式、图形。

(15)、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16)、我觉得人只有一生是很寒伧的,如果能二生三生同时进行那该多好,于是兴起“分身”“化身”的欲望,便以写小说来满足这种欲望。我偏好以“第一人称”经营小说,就在于那些“我”可由我仲裁、做主,袋子是假的,袋子里的东西是真的,某些读者和编辑以为小说中的“我”便是作者本人,那就相信袋子是真的,当袋子是真的时,袋子里的东西都是假的了。(2) 

(17)、中国作家而特意称引这句话,木心之前,似乎没有。这是他的立场,他的游戏,他的公然的骄傲,也是他的经历所含藏的苦衷。而在晚年访谈中再次说起同样的意思,他忽而笑道:

(18)、图三:孙牧心、王伯敏、史济利、葛克俭、陈曼声、林克松等的合影

(19)、临终前他在病床上也是叨唠这句:“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这一句被印在他的诗歌集《云雀叫了一整天》的封面上,可见他对它的喜爱。

(20)、他是最深沉的审视者,却又同时有着最敏感的心,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3、木心简介及作品介绍

(1)、木心出名,其次归功于互联网。网络时代,一个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流浪汉都会被炒作成“大师”,更何况木心的个人经历更具“传奇色彩”。中国网民呈“三低”特点,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其中大学以上学历的不到25%。陈丹青名人当推手,乌镇旅游一借力,再加上“从前慢”流行,木心,一个十八流的落魄文人就成了“大师”。

(2)、 应读者要求,特别制作双休日从合肥出发,去乌镇探访木心美术馆的自助游攻略,供有出行计划的朋友们参考。

(3)、王伯敏的这段话,笔者认为其重要性在于指出了青年木心“自由主义者”的思想倾向,特别是“声言要做个无d无派的革命者”。这就解开了一直困惑笔者的一个疑问,那就是木心青年时代虽然积极投身于革命,并与中共地下d交往甚密,还有过多次合作共事的经历,但他始终没有加入任何d派。当新政权建立以后,这或许正是有过革命经历的木心并没有受到新兴政权垂顾的原因所在。

(4)、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5)、89一94年间为旅居美国文学青年讲授《世界文学史》。陈丹青是其中之他回忆当时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没有注册,课本与课题赞助费,团团坐拢来听老师神聊。他把菜单开出任大家选听。从古希腊神话,到中世纪欧洲文学,东西通讲,知识灵感并作一起。木心从他们身上延续着精神血统,找到了艺术亲人。

(6)、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

(7)、在介绍《木心先生编年事辑》的编撰之前,我得先说说我是怎么一步步走近木心的。这就得从头说起。

(8)、20世纪中国画家中,画作第一个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美国耶鲁大学也收藏有他的33幅水墨画。△木心美术馆

(9)、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10)、人有一种失落,也有一种理解,有多少不辜负,藏着多少祝福,有多少眼,隐藏着一种委屈,隐藏着一种善良,回首着对时间的感知,隐藏着太多的委屈,但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寒冷,一种生命的感觉,回望着失去。冷漠的心,隐藏着一种理解,迷失了表情,抹去了最好的倾听。

(11)、他自幼好读书,尤其爱诗。母亲聘请“一代词宗”夏承焘给他上课。夏承焘读完木心的诗集十分惊讶,没想到他小小年纪竟有如此高的诗词功力。夏承焘夸奖他:“这要是混入唐诗宋词里,也是很难分辨出来的”。木心听完默默把诗集烧了。

(12)、我从小生活在乌镇,那里的人都很好,有一些我思念的人也在那里,所以那里是最好的地方。我长大了一些的时候终于要去到别处求学,离开的时候我看着黑暗的长街,那时候的我只看见街上的小店,还不懂我可能一去就再难回来了。我四处飘荡,和我心爱的人相隔甚远,用车用马用邮件也难以拉近我们的距离。

(13)、战后荒山寂寥,不想竟有猛虎袭来!然而木心居然任由老虎“撕拉撕拉地抓门”,而他则“恬然不惧而窃笑”,还嘲笑老虎的智商不够,“不懂得退后十步”而借力撞门,直到四周回复寂静之后,才猛然回味:“这倒是可怕的。”

(14)、《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15)、图二:木心与王伯敏等十二人在上海鲁迅墓旁均为站姿的合影

(16)、这是平实剀切的话。我不是学者,我该从自己与木心的漫长交谊中,退开几步,放下己见,顾及众多爱木心的人,而春锦所做的一切,正是念在日渐增多的木心读者——三十多年前,木心毫无声名,我俩在曼哈顿人流中且走且聊,或在各自的厨房煎炒烹煮,相对抽烟,万想不到桐乡有个孩子,名叫夏春锦。

(17)、此外还有四帧旧照,图图四据王伯敏标记均摄于1946年秋,画面人物图三有孙牧心、王伯敏、史济利、葛克俭、陈曼声、林克松等,图四有孙牧心、王伯敏、葛克俭、陈曼声、林克松、张怀江、丁洁因、赵荆等。

(18)、木心喜欢元四家里的倪瓒。他给学生们讲过一个故事:倪瓒有洁癖,有一天他家里进了强盗,倪瓒躲在一边。他等得不耐烦,于是焚起香来。强盗循着香味儿发现了他:“在那里!只有倪瓒才会这么干!”

(19)、这样,行程安排不累,在木心美术馆也可尽兴。但是,无法享受东西栅联票的优惠,特别西栅,要买一次夜票,还要买一次日票。

(20)、《从前慢》是木心先生创作的一首诗歌,被收录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

4、木心的简介

(1)、母亲惊讶不解,木心说:“我写诗词是为了写出新意,老师说我的诗词和唐宋人并无区别,说明我还只是模仿,与其照搬模仿,不如一把火烧了。”

(2)、木心逐字解释了——还特意说,“蛇”的读音应作“啥”——但于我而言,仍是谜。我喜欢谜,为什么要破解它?

(3)、打磨圆润的金属在底部被弯成别致的造型,仔细看或许还刻着几个字。这锁和这钥匙,除了锁东西的功能之外,其本身也是如此优美典雅。这把锁,既指带有古韵的实体锁,表面上是锁锁住了箱子。却又借指心锁,一把钥匙配一把锁。其实是道德锁住了贪念。

(4)、(1)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和传奇式大师。

(5)、《木心先生编年事辑》一书将木心的生平行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分“卷首”“家世”“编年”“附录”四部分。“卷首”为木心的姓名、字号;“家世”汇集其家世背景及家庭成员情况;“编年”则为其一生之经历,涉及求学、任职、交游、创作、际遇诸端;“附录”收录木心自制的两份汉语年表和一份日语简历,全面展现了木心的创作心路历程和他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书前并附有8页彩图,涵盖了木心一生的代表性阶段。

(6)、时代的大浪打过,无数理想碎成齑粉。木心既没有被毁灭,也没有自我毁灭。“他是少数能够保全自己的人。”

(7)、第二天,再去西栅景区,就可以有大半天时间在木心美术馆消磨了。只要别误了19:31桐乡到合肥南站的高铁。

(8)、一件就是上文提到的1946年11月25日,他们一起前往上海郊区的万国公墓瞻仰鲁迅墓。此次除了也发现图一外,还另外发现了一帧拍摄于同一时间但十二人均为站姿的同款照片(图二)。

(9)、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但是事实未必真的如此,但仅用来评价木心的文学语言还是合适,木心的文学语言既古典又现代,极美。而且木心人文艺术修养也很好,字里行间各种知识信手拈来,这一点的确有大师风范。

(10)、这锁锁住的,自然包括对这个人的爱。心有所属,就再容不得其他人进来,这对爱人和对自己的郑重承诺就是这把锁,钥匙只握在一人之手。别人看到这把锁的坚实,就懂得了你的心如磐石;看到这把锁的典雅,就懂得了你的心甘情愿——这么好看的锁,里面锁的必定是你最为珍爱的东西。

(11)、这次新发现的六帧木心旧照,均出自《王伯敏美术史研究文汇(第三编)》,此书由中国美术学院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该编收录的是王伯敏的“回忆录、年谱及图录”,其中图录中包含有不少摄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旧照,虽历经动乱仍保存完好,实属难得。

(12)、《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13)、“我要在我的身上克服整个时代,我不可把人生荒废在俗套的生活里。”

(14)、《南方周末》的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到:木心先生是如何拿到出入欧美的通行证的?木心先生对此的回答是:我拿的不是通行证,是邀请书。

(15)、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16)、   1984年-2005年:以文回归...8

(17)、木心说,这是他的美学纲领。倪云林的“一出声便俗”,他用了一时,我用了一世。

(18)、木心是1946年1月进入上海美专就读的,此照的拍摄时间是木心进入上海美专的第二个学期,如按当时上海美专的学年计算,则是民国三十五年第一学期。此时,木心进入上海美专已将近一年。一年来木心积极投身于方兴未艾的学生运动,表现之活跃至今鲜为人知。

(19)、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20)、他说文化像风,风没有界限,也不需要中心,一有中心就成旋风了。

5、木心百科

(1)、木心聪慧且自知,他要的就是这样的寂寞。战后的莫干山没有电,他点上蜡烛,不顾手上的冻疮,不计较吃食,披一床棉被,夜以继日疯狂地写作,不为发表,不求成名。许多日后的观点都是这时候形成的。

(2)、现代中国作家出书最迟者,就我所知,恐怕也是木心:五十六岁抵纽约之前,他从未在大陆发表过一个字。首册简体版文集在大陆面世,他已七十九岁。

(3)、木心素来推崇福楼拜的“呈现艺术,退隐艺术家”之论,但笔者认为“知人论世”古有定论,基于深化研究的必要,整理其生平行迹应是题中之义。关于这一点,我曾在《木心的一份“自制年表”》一文中做过简要的论述,因当时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现转录如下: 

(4)、陈丹青说木心“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

(5)、《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6)、好在眼下这本书是“木心先生编年事辑”,不是传记。尤使我宽心者,是谢泳先生为此书写的序言,他以中国“年谱”这样一种传统体例,肯定了春锦的工作,他说:

(7)、木心非但不露面,回归后几乎不接受当面的采访。直到他的葬礼,各地赶来的上百位青年才见到他,而生前介绍自己,这个人只肯给几十个字。

(8)、(2)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云雀叫了一整天》、《会吾中》、《伪所罗门书》等。

(9)、在木心看来,他的童年也是不幸的:江南庄园的上空布满守旧思想,老式家长大多期盼孩子从事法律、医学,但幼年的木心却迷恋绘画与文学。

(10)、  走在乌镇,穿行在老屋水巷,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会自然而然想起这首《从前慢》,一排又一排的老屋,古色的窗格,古旧的门板,仿佛岁月忽然就逆转回来,时光的沙漏被倒过来,旧时光,慢慢降落下来,一切,都回到“从前”。

(11)、随后,洪范、圆神、远流等出版社,一气出了木心的12本书。木心在文坛甫一出现,即以迥然绝尘、拒斥流俗的风格,引得台湾读者人人争问:“木心是谁?”而精致华美的文字后面,是每天7000-10000字的工作量,全部手写,“而且都要反复修改,五稿六稿,还得冷处理,时效处理,过一周、十天,再看看”,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木心“心目中有个“读者观念”,它比我高明十倍,我抱着敬畏之心来写给它看,惟恐失言失态失礼,它则百般挑剔,从来不表满意”。有次为赶一篇稿,他买好牛奶面包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四天,稿子寄出,发现衬衫上一层白乎乎的小东西,原来虱子前来造访4天没有洗澡的人。

(12)、但是也正因为我们难以传达音信,我觉得我的思念更盛,一生就只够爱上这么一个人了。一个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心有所属,就再容不得其他人进来,钥匙只握在一人之手。

(13)、读者不会放过他。学者更不会放过——定居桐乡的夏春锦,可能是试图追索木心生平行状和家族谱系的第一人。为读者,也为文学研究,他苦寻资料,试图拼接木心简历之外的一生。我如何看待这份工作呢?以下的意思,自知不能说服人。

(14)、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15)、  上帝把地球恩惠了人类,孩子们,你们要爱惜啊。邻人即天堂,我们原先进的是地狱的前门,地狱已经走完,站在地狱的后门口,望见的是满天的星星,每一颗都在恭候你,向你问好并且祝贺。

(16)、毕业后,木心成为了一名美术教师,可他却主动辞职,钻进人迹罕至的莫干山里画画、写字,潜心研究学问。

(17)、这样一个家,我只经历了五年,之后,在杭州、上海过了四十多年,美国二十五年。

(18)、《那个写从前慢的木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19)、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扩展资料:《从前慢》是木心先生创作的一首诗歌,被收录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2011年底,木心先生去世。

(20)、后来又从陈丹青先生处得知,图一出自山东画报出版社编印的《老照片》,为此笔者又从《老照片》第三辑中找到了王伯敏的《瞻仰鲁迅墓》一文(又收录于《老照片(珍藏版)》)。此文即是围绕此帧照片而写,因是当事人的回忆,史料珍贵,现将相关内容选录如下:

(1)、山居生活一开始还挺新鲜,但慢慢地,孤独、寂寞就来了,且来势越来越猛。正如他自己所说,“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的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做出来的。”

(2)、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3)、《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木心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

(4)、本书乃业余之作,因条件有限,加之才疏学浅,取舍之间定多疏谬,故以“事辑”名义先行面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期待方家及相关知情人士能够站出来不吝指正,以便今后能持续完善。

(5)、木心作为知名的作家和画家,有着传奇的一生。

(6)、《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7)、  艺术的伟大,是一种无言的伟大,抵挡住百般亵渎诅咒,保护着随之而伟大的艺术家。博物馆、音乐厅、画廊、教堂,安静如死,保存着生命。纸、布、木头、石头、乐器,都是死的,是这些死的物质、物体、物件保存着人的哀恸的心,乃至智慧、情操、喜怒哀乐,诗和箴言,天大的隐私,地大的欲望——是死的东西保存了活的意志。

(8)、1946年是鲁迅逝世十周年,在瞻仰鲁迅墓之前的10月19日下午,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等十二个文化团体于辣斐大戏院(后改名长城电影院,已拆除)联合举行了规模宏大的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此次集会是鲁迅逝世十年来上海举行的第一次正式的也是最为隆重的纪念活动,一时名流云集,周恩来、邵力子、柳亚子、郭沫若、茅盾、叶圣陶、沈钧儒、许广平、马叙伦、夏衍等均有参加。木心与上海美专的同学也参加了此次大会,而11月25日的冒险扫墓则是他们进一步寄托哀思的单独行动。

(9)、木心先生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木心先生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

(10)、乌镇汽车站有公交桐乡K350到东栅或西栅景区,票价2元。

(11)、这是他历数幼年的故家——也就是乌镇东栅财神湾一八六号——总共多少人,其中大半是仆佣:

(12)、以上的话,我愿如实说给春锦听,也说给读者听。我爱敬木心的理由之是不愿看到他成为身后有传记的人。我不得不坦言,春锦发来的书稿,我不曾读,在我的恒定的记忆中,那个长年与我倾谈言笑的人,才是木心。

(13)、乌镇景区内外都可住宿。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网上订房。小编订的是青旅,距离东栅和西栅步行都在10分钟以内,很方便。

(14)、木心去世当天,陈丹青写了一副木心先生自己拟好的对联作为挽联:此心有泛泛浮名,所喜私愿已了;彼岸无双,草草逸笔,犹叹壮志未酬。

(15)、他原名孙璞,字玉山,又名孙仰中,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到杭州、上海求学后更名为孙牧心。孙牧心成为木心使用时间最长的通用名,也是正式名。“木心”这个笔名即来自孙牧心,关于改名的原因,木心自己说过:‘牧’字太雅也太俗,况且意马心猿,牧不了。做过教师,学生都很好,就是不能使之再好上去:牧人牧己两无成,如能‘木’了,倒也罢了。其实是取其笔画少,写起来方便。

(16)、关于“木心”这个笔名的寓意,木心自己有过解释,据《文学回忆录》,1989年8月27日木心在给学生做《诗经续谈》讲座时提到:“古说‘木铎有心’,我的名字就是这里来。”木心之名显然与“木铎”这一传统器物有关,隐含着特殊的内涵。

(17)、  去过很多美术馆,绝大多数展馆都是琳琅满目的成就介绍、人物过往、辉煌历史以及满目的作品。然而,木心美术馆没有繁缛的人物生平介绍,它似乎只是一座殿堂,关于文学、艺术与人生的殿堂,没有说辞,只有呈现……

(18)、卡夫卡的小说没有什么阅读障碍,他的风格是平静、清晰、简单。但在表面的伪装之下,普通的意象,平淡无奇的故事之下,是现代人惴惴不安的现实。

(19)、  读过《文学回忆录》的人,大概都会忍不住羡慕嫉妒陈丹青等,遗憾这一生不能聆听一回先生讲课。在木心美术馆的视听室收藏有大量木心影音资料,不但可以听课,而且可以听木心读诗、谈艺术。

(20)、语言仅仅是文学的呈现形式罢了,我们评价文学价值,不能仅看话说得漂不漂亮,还要考虑叙事,考虑主题,考虑二者结合的程度以及许许多多其他的因素,从这些维度来评估,木心显然是够不上大师的。《温莎墓园日记》或许是一本值得读,并且能带来许多阅读快感的故事,但从创作技法上看,过多的抒情成分、不断的跳脱让它称不上一本大师级的作品。

(1)、木心的这些美专同学中,以陈沙兵、葛克俭和夏子颐最为活跃。三人早年参加过抗日救亡运动,还从事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进入上海美专后又都加入了中国共产d,并于1946年四月一起成立了中共上海美专d小组。1946年至1948年期间上海美专的多数学生运动,就是在这个d小组的领导下展开的,其中就包括组织美专学生参加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和到万国公墓祭扫鲁迅墓。

(2)、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3)、木心出国前的人生经历,读者、论者,至今所知甚少,已知的零星故事,或者不确实,或者不确定。随着读者对木心作品逐渐深入的探究,对其传奇的一生自然也会发生深度了解的欲望。这既是出于同情心与好奇心,也是理所固然,因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离不开对作者生平的了解,准确详实的资料,于是成为首要的条件。事实上,木心一生际遇与他的作品、尤其是与他内心历程的关系,比一般文学家来的更其紧密、幽邃、深沉。 

(4)、他笔下的主人公和大多数人一样,有着迷茫、孤独、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感,但仍在尽力寻回隐约感受到的尊严。

(5)、本书征引的资料主要来自木心业已出版的个人著述、研究木心及其作品的著述、与之相关人物的著述、地方文献、公私馆藏资料、木心与师友间的来往书简、媒体访谈等。凡有出处,均一一注释。除编年对象本事外,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人和事,以按语的形式略加介绍,以为本事之助。

木心其人介绍125句精选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