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十句话93句精选

李鸿章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

1、李鸿章最经典的一句话

(1)、 平日遇事不能持平,威信无从服众,以至一发难收,柔远二字须看的通透,柔克高明。柔克者,非事事将顺之谓柔也,绕指柔中自有百炼刚在。

(2)、“旅顺炮台营垒坚固可守,全赖保龄督饬之力!”

(3)、李鸿章听后留下两行热泪,嘴唇颤抖着似乎想说些什么,最终什么都没说出来,松了一口气后安详辞世。

(4)、然而,臧否历史人物,就一定要从一个极端,跳跃进另一个极端吗?

(5)、1853年,在这之前李鸿章还只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国家正处在内忧外患之际,李鸿章以书生的身份回乡办团练,将部下训练的英勇无比,并且积极参与剿匪,与太平军多次交战,还成功的收复了庐州。

(6)、李鸿章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小小年纪就表现出过人的聪慧,后来又考上举人,在父亲的推举下拜名师学习,最终靠自身实力走上仕途。

(7)、《走向共和》集中描绘了中国共产d成立前80年的历史,气势恢弘地再现了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庚子国变、立宪新政、辛亥革命、隆裕退位、缔造共和等重大历史事件,精心刻画了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弱积贫、人民饥寒交迫等血泪杂陈的屈辱历史卷轴;浓墨重彩地勾勒了晚清封建统治的腐朽以及无数民族精英、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寻找救国救民出路的斗争和探索历程。

(8)、当时清朝人还从没听说电梯,连概念都不曾有过,李鸿章这样说其实也不意外,不过在当时的美国人看来,李鸿章就显得孤陋寡闻了,于是又向李鸿章介绍了电梯,以及电梯的原理。

(9)、但不过从始至终,李鸿章都表现得不卑不亢,在接受采访时也没有丢失自己的风度。

(10)、俾斯麦,全名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在普鲁士的勃兰登堡阿尔特马克区申豪森庄园出生。年少的俾斯麦面对的却是一个分裂无能的德国。自843年德意志从法兰克帝国分裂出来以后,德国分裂成无数小邦,而他所在的普鲁士是德国最强大的存在,仅次于奥地利。乱局之下,必有英雄,而他就是这个英雄。

(11)、张之洞:与日本之战,可战胜而不可战败,或一时败之,战术败之,然坚持弥久,终必胜之,所谓战略胜之者也。

(12)、抓一批,杀一批?盛宣怀想得太过简单了,这些人都是李鸿章的人,而且走私一事,对盛宣怀,或者对朝廷不利,但对北洋水师有利啊。毕竟是白花花的银子,又不像黄瑞兰一样,影响到军舰战斗力,走私反而能增加水师军费,改善环境。

(13)、作为洋务运动的主演领导人,可以想见李鸿章的改革遇到了多么大的阻力,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而是冲破重重阻碍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数十个第一次,比如第一条铁路,第一条电缆线,第一家煤矿公司,第一家招商局公司,第一家西式医院,第一支近代化海军,第一家西式军事学校等,这一切可以说是李鸿章最直接的爱国体现。

(14)、没错,是你变了。你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

(15)、如果清朝时有互联网,那一定会有人痛心疾首地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李鸿章在替你负重前行。

(16)、 人生遭遇本有一定,但当尽其在我,以待事会之来。

(17)、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王公贵族的簇拥下,在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宣布了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18)、这些年李鸿章以在西方的见识,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到后来他越来越发现这非但没有改变清朝于世界之林的地位,也没有让清朝变得富强,反而与世界列强的差距愈来愈远。

(19)、可以说李鸿章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如果单单的评价李鸿章这个人那么可以说这个人一生并没有太大的污点和过错,就算是有污点和过错也是统治者强加给他的,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

(20)、正所谓官场如戏,全靠演技,李鸿章此番表演,成功地掩盖了自己的军队贪污腐败一事,还把自己塑造成遏制自己欲望的高人,不得不服!

2、李鸿章的十句话

(1)、李鸿章的原话是这样的:“如果洋人要瓜分中国,那将遍地义和团,瓦德西将军,中国有句古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后半句话出自《老子》第七十四章,意思是老百姓如果遭受暴政,会不畏惧死亡的去反抗,统治者又如何能以死亡来恐吓他们,让他们臣服呢?简而言之就是,八国联军若是执意要瓜分中国,中国的百姓会不要命的去反抗。

(2)、梁启超曾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3)、李鸿章一个堂堂的九尺男儿,竟然还要听从慈禧太后一个女人的安排,所以李鸿章每天也不得不察言观色,就怕哪一句话惹到了慈禧太后,最后脑袋搬家。

(4)、人生遭遇本有一定,但当尽其在我,以待事会之来

(5)、“只是卑职还有一事不太明白,大人您为什么不追查军舰走私一事?”

(6)、康有为:我大清始终在变法,但这其实都不是在变法,而是在变事。法者,事之纲也,事者,法之目也。臣相信,数十年来,王公大臣都谈过变法,但所言者,实在都是变事,所做者,更是末节,而非根本,皇上圣谕,国是不可为,臣以为,并非事情不可为,乃体制不可为也……少变而不全变,变一而不变所变者亦成未变。

(7)、这段视频触到了许多观众的心底,不少网友因此说“少年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李鸿章一生在30多个条约上签了字,因此被世人以及后世痛骂是“卖国贼”,说“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8)、张之洞:与日本之战,可战胜而不可战败,或一时败之,战术败之,然坚持弥久,终必胜之,所谓战略胜之者也。

(9)、1901年,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年。这年,他78岁,油灯将枯,可是,又被派去和八国联军商讨议和之事。弱国无外交,哪里有商讨一说,不过是签字罢了。是偌大的中国,不派李鸿章去,又能派谁呢?这一年,李鸿章和庆王爱新觉罗·奕欣出席《辛丑条约》签字仪式,庆王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代表,按理说应该他来签字。庆王正准备签字,老人说了一句:“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以后的路还长,这卖国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吧。”那年,李鸿章78岁。(在我看到这句话时心情简直不能用复杂来形容,前人最惜羽毛,但中堂大人却让自己的名字放在一个风口浪尖之中)

(10)、平日遇事不能持平,威信无从服众,以至一发难收,柔远二字须看的通透,柔克高明。柔克者,非事事将顺之谓柔也,绕指柔中自有百炼刚在。

(11)、显然,李鸿章不是《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帝,还达不到敲敲铜磬,就有人替他干脏活的地步。

(12)、1901年的《辛丑条约》是李鸿章签署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当时李鸿章已经78岁了,在签字之前李鸿章就已经开始咳血,自知时日不多,因此想尽快结束谈判,签字回来后就大口大口地吐血,只能躺在床上。

(13)、这句话不太好理解,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手中握有利器,自己的杀意就会变大。其实暗示当一个人掌握了足够的权力,那么他这个人的杀心就变得强大。

(14)、除了赔偿大量白银外,各国的军队进驻北京城,掌控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可谓是掌控住清政府的命脉,一旦有不顺心,就可以里应外合迅速拿下北京城这个政治中心地带,跟占领中国没什么两样。

(15)、自始至终,中堂大人做错了什么呢?他不过只是一个无法改变大局的棋子,只是一个73岁的快要进黄土的老人。虽然他说:“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又何妨。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但是又被逼的不得不出走国外,1896年,巴黎万国运动会。开幕仪式上,各国国旗伴着国歌依次升起。轮到中国时,却只有黄龙旗在一片寂静之中缓缓升起,自始至终,没有音乐声,没有掌声,也没有人唱国歌。在一片嘲笑声中,年过七旬的中堂大人拄着拐杖站起来,迈着步子走到黄龙旗下。他挺直腰板,神态毅然,满怀深情地唱着家乡小调。

(16)、从历史整体的局势看,大清末年风雨飘摇,不是一个李鸿章能救得了的。但是李鸿章,也就没起到救大清的作用,反而起到了引狼入室的作用。

(17)、张之洞:四书五经,开篇便是中庸,因为高明莫过中庸,那是做人做事的根基呀……儒家的精神是入世,要有理想,有抱负,要进取不解,但儒家之经典中庸,却融入了道家的精神,这又是何以然啊?是因为办事难啊,你光是一个劲的冒进,撞了南墙不回头,这死了也于事无补。所以还要有点出世的道家精神,所谓,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志存高远,却又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大事,这才是中庸。

(18)、掌握的权力越大,地位越高,越能掌握其余人的生死,那么这个人就越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行为。

(19)、——那时候,你崇拜林则徐、关天培等英勇抗敌的民族英雄,认为李鸿章签订不平等条约是不对的;

(20)、尽管,李鸿章进行了很多的改革,但是却仍旧难以挽救当时的清政府。在自己倡导的洋务运动失败以后,已经73岁的李鸿章,带着一行人来到了美国。李鸿章在美国,第一次见到了雨后竹笋般的大厦,有的大厦有20多层高,而且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3、李鸿章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子若不如我

(1)、国内百姓不明真相,只知道李鸿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于是纷纷谩骂李鸿章,更有人称要杀了他,清政府落井下石,把所有责任推到李鸿章身上,甚至罢免了他的官职。

(2)、办天下大事,贵实心,尤贵虚心。非真知灼见不能办事,亦不能论事,贵耳贱目,最足误事。

(3)、这是李鸿章在1896年访问美国说出来的一句话,当他到达美国之后,看到美国先进的技术,再联想到自己国家的真实情况,感觉落后别人的不是十几二十几年,而是上百年的差距。但是,他现在才意识到这一点已经太晚了,当时的清朝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即使推行了洋务运动,也没能够将清朝领回正确的道路上。他来到美国的这一年,心中充满了无奈,有心无力,此时的他年纪已经很大了,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管理国家了。

(4)、1895年4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马关与日方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在签订《马关条约》前还曾发生过不少故事,如李鸿章遇刺、清政府因而省下1亿白银等。并且签字的最后关头,李鸿章老泪纵横地对使团的美国顾问科士达说:“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中国可以抵抗到无尽期。日本最后必败求和。”

(5)、当年李鸿章初见到慈禧太后的时候,就和他的儿子说了8个字,虽然字数不多,但是言简意赅,字字堪称经典。

(6)、只有懂得分享利益,一个人才能调动更多的人脉和资源,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7)、责任总要有人担的。对于这些政治家来说,国家兴衰与个人抱负之间,名声真的不是太重要。

(8)、(原来翁同龢因为李鸿章私仇,而不给李鸿章拨款。)

(9)、那时候的中国老百姓读书识字的毕竟也才少数,对于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他们想的是怎么样才能喂饱自己的肚子,自己都过不好日子哪有闲心管国家的事,其实没有国哪有家呢?

(10)、和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11)、本书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文集,采用最早的、也是目前被认为最为经典的版本,即传忠书局刻本。

(12)、张謇:据我所知,咱北洋船舰巨炮,倭寇皆无啊。他就是开物炮,也抵不上咱一炮,海上作战,我就是受他五炮又如何?只要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咱一炮就能摧毁它。

(13)、第一册:首卷一卷,曾文正公年谱十二卷,求阙斋日记类钞两卷

(14)、点评:这是一首临终的诗,这首诗中依旧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担忧。

(15)、眼看李鸿章已到弥留之际,心腹来到府中看望他,呼唤李鸿章时他能听见,就是无法张嘴说话。第二天李鸿章突然睁大眼睛,张嘴似乎要说些什么。

(16)、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就是地上神仙。

(17)、从历史的进程来讲,也可以说他是开倒车。鼓破就应该万人擂。

(18)、李鸿章:纸上谈兵,我来告诉你,我发主力定远号的航速是5节,而日本的吉野号是5节他想打你的时候马上可以追上你,而你想打他的时候,他早就一溜烟跑掉了。而射速呢?我方是五分钟开一炮,而敌方是一分钟开五炮,季直,请你告诉我,在开战的一瞬间,这人心何足恃?

(19)、我知道,你们又将进行选举了,新政府必然会在施政上有些变化。因此,我不敢在修改法案...

(20)、 办天下大事,贵实心,尤贵虚心。非真知灼见不能办事,亦不能论事,贵耳贱目,最足误事。

4、李鸿章说过的话

(1)、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

(2)、世界巨变感受最深的人就数李鸿章了。他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和执行人,是改革派,也是一系列丧权侮国条约的签字者,是人们口诛笔伐的卖国贼。冷静下来想想,其实他也挺可怜的,他只是慈禧放在外面的一个代言人,

(3)、1896年,李鸿章率团访问了美国,就在这一年,李鸿章在美国第一次看到了传说中的摩天大楼,有记者问他对美国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李鸿章说:“你国的摩天大楼高达二十多层,我与世界其它地方都未曾见过,对于我国来讲,这么高的楼建筑起来是颇有难度的,就算勉强建成了也定不会稳固。”

(4)、这个女人的眼睛里面也是充满了权力和欲望,并且在很小的时候就跃跃欲试。

(5)、他确实是修建了旅顺港,也确实因某些原因被撤,但并不是克扣军费,吃私贪污,用李鸿章曾经奏折上的评价是:

(6)、李鸿章虽然有才,但是他始终无法从传统的封建文化中走出来,不能给中国带来惊天巨变。有人说洋人是用舰船巨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其实这是错的。

(7)、剧情归剧情,还是要说明一下,历史上李鸿章并没有视察过刘公岛,也没有对军队进行过整治。

(8)、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在慢慢长大、成熟。你考上大学,参加了工作,进入到错综复杂的成年人世界。成年人世界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则。也许,最开始你是不适应的,有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磕磕碰碰之后,你越来越适应成年人世界的运行规则。到后来,你更是变得游刃有余、长袖善舞了,甚至还有足够的资历和经验去教导和安抚后来的年轻人。

(9)、那个时候的皇上软弱无力,他的权力早已经被架空,真正的掌权者就是慈禧太后。

(10)、但是,从历史的细节上来讲,他应该说是一个能臣。在清朝入主中原的几百年间,也只有在慈禧的掌权时,汉人才受到了真正的重用,其中就包括了李鸿章。李鸿章的作用,是维护大清朝吗?

(11)、既然不能彻查,那好歹也得抓几个吧,盛宣怀就是这么想的:

(12)、打仗时武器装备必不可少,李鸿章见北洋水师很多战舰和炮弹已经破损严重,武器也落后于列强国家很多,于是便向朝廷拨军费,结果却被拒绝了!

(13)、不过李鸿章这个人看人非常准,也非常狠,毕竟在官场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而且身处高位,李鸿章什么都见过。

(14)、后来李鸿章身体患病,再加上替清政府签下了最后一个耻辱条约,心情悲愤不已,没过几日就已经下不了床。

(15)、1896年,巴黎万国运动会,开幕仪式上,各国国旗伴着国歌依次升起,轮到中国时,却只有一片寂静之中缓慢升起,自始至终,没有音乐声,没有掌声,没有国歌。过了一阵子,在场的所有人都开始大笑,他们嘲笑偌大的中国,竟然连首国歌都没有,在一片嘲笑声中,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拐杖站起来,迈着步子走到黄龙旗下,他挺直腰板,神态毅然,满怀深情唱着家乡小调《茉莉花》,一曲唱完,雷鸣般的掌声顿时而起,这一位神态毅然捍卫国家的尊严的人叫做李鸿章。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赴日本马关谈判,第三轮谈判后回去路上,混乱的人群中突然窜出个日本男子,朝他脸上就是一枪,李鸿章左颊中枪,血染官服,倒在血泊之中,随从慌了神,哭成一片,可他醒来第一句话却是:“慌什么,都不要哭,我死不了!此血可以报国矣”!他不准医生给他动手术,只让医生将伤口简单缝合起来。三天后,李鸿章头裹白纱布,又坐在谈判桌前,世界舆论哗然,开始谴责日本,舆论压力下,伊滕博文主动提出减少赔款一亿两白银。谈判最后一天,李鸿章已是疲惫不堪,在谈判桌上,我们看不到那个一人在上、万人之下的晚晴权臣李鸿章,而是一个在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的孤独老人。他与伊滕博文讨价还价:“再减少5000万,行不行”?被伊滕博文言辞拒绝,李鸿章又还价:“5000万两不行,再减少2000万总行吧”?最后,无奈的李鸿章甚说:“无论如何再减少点儿就作为老夫回国的旅费吧”!等到的还是拒绝。国弱呀,国弱,李鸿章放下了全部的尊严,只是为中国省一点银子。大家只看到李鸿章的“卖国”,却不曾看到中堂大人的艰难!

(16)、按照我们的理解,追查军舰走私一事,是在拯救北洋水师,怎么反而是添乱呢?

(17)、李鸿章的确是个有才之士,就连西方人都把他评作19世纪影响世界的三大人物。但是李鸿章上错了船,当时的清政府早已腐朽不堪,李鸿章能做的只有拆东墙补西墙。

(18)、随后,李鸿章跟盛宣怀的这段对话,更是把李鸿章的掌权之道诠释得淋漓尽致……

(19)、李鸿章:纸上谈兵,我来告诉你,我发主力定远号的航速是5节,而日本的吉野号是5节他想打你的时候马上可以追上你,而你想打他的时候,他早就一溜烟跑掉了。而射速呢?我方是五分钟开一炮,而敌方是一分钟开五炮,季直,请你告诉我,在开战的一瞬间,这人心何足恃?

(20)、大清这个将倒的大厦如果没有李鸿章这些有救国之心的晚清重臣的扶持,也许可能更早便会灭亡。当李鸿章去世的时候,慈禧太后也明白,她的身边虽然没有了太平天国的乱贼,也得到了些许西方列强的和平相处,可是当时清朝也再没有人可以帮她去扛起大清王朝这幢即将倾倒的大厦。

5、李鸿章话语

(1)、上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2)、李鸿章:说的好,说的好,我方的……十英寸巨炮确实倭寇所无,可我问你,这炮弹呢?

(3)、——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当家才知柴米贵”,李鸿章是大清王朝的当家人,要将一个铜板掰成两半来花,国家经费开支有限,不如“暂弃新疆,划界自守,将塞防经费挪作海防之用”。毕竟,在李鸿章看来,遥远的新疆对于庞大的帝国来说无关痛痒,就算失去了,也没啥损失。对吧?

(4)、——那时候,你崇拜廉洁自守的官员海瑞、包拯,认为李鸿章依靠手中的权力聚敛巨额财产是错误的。

(5)、慈禧:其实就是一句话:不管你怎么变法,用什么人,都要记着,这江山是咱们大清的江山。

(6)、是其最好的,也是清朝末期很高的一首爱国诗了。

(7)、——官位只是外在的显贵,真正的尊贵在心里。懂得修心,才能让自己配得上高位。心有善良,心灵高尚,自然受人崇敬。

(8)、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慈禧总是瞎指挥,当打不过对方的时候,就仓皇而逃,只顾着自己保命,留下千千万万的百姓,不管不顾他们,长此以往,必失民心。

(9)、一句天子无私事,就告知皇上要行正大光明之事,因为角色变了,行为自然就转变了。李鸿章其实也是想表达这层意思,自己只会做正大光明之事,搞暗杀的事,是给手下人做的。

(10)、张之洞:四书五经,开篇便是中庸,因为高明莫过中庸,那是做人做事的根基呀……儒家的精神是入世,要有理想,有抱负,要进取不解,但儒家之经典中庸,却融入了道家的精神,这又是何以然啊?是因为办事难啊,你光是一个劲的冒进,撞了南墙不回头,这死了也于事无补。所以还要有点出世的道家精神,所谓,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志存高远,却又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大事,这才是中庸。

(11)、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一份谦逊的态度,只有这样,生命之树才能永葆常青。

(12)、清政府曾经派遣过不少使团出使美国,但像李鸿章此等重臣尚属首次。在李鸿章还没有到达美国时,纽约报纸就报道了这件事情,而李鸿章到达之时,纽约港更是人声鼎沸,彩旗飘扬,舰队鸣放礼炮,东部陆军司令卢杰将军亲自前往迎接。对于落后的清政府,他们并不放在眼中,但对声名在外的李鸿章,他们还是带有些许敬意的。

(13)、莫冬梅是赵氏的丫鬟,晚年的李鸿章需要人照顾,所以就让莫冬梅和他在一起了,

李鸿章的十句话93句精选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