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 读书心得119句精选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心得

1、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3000字

(1)、“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老师勤奋好学、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是学生勤学上进、刻苦钻研的标杆;老师亲力亲为、事必躬亲的干事风格是学生的榜样;老师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学生做事的基本规范。这样,师生构成的教育生活,才是真正的教育。

(2)、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顾不周就不会开出令人满意的花朵,如果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张老师不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有一颗爱心。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的继续着他们的教与学,这是他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麽比这更幸福的呢?

(3)、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4)、“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5)、读完《生活教育的创立与成长》,甚为先生其时办学条件之艰难而愤懑,为先生的教育情怀所感动。

(6)、学无止境,教更无止境。教学之法,贵在得法;教学合要将教和学结合起来。教学,要教学生学,教给方法技巧;要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法;要教学相长,教师在教中学,在学中长。

(7)、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放飞美国》的作者别出心裁的把教师分为四类:以谋生为目的,以自傲为动力;以教育为己任;以爱为根本。我想张老师的教育就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吧!

(8)、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9)、教师没有爱,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10)、读完本章,很为丁校长的精神感动。他有超前的教育理想,他能“就事实生理想,就理想正事实”;他能以身作则,靠自己言传身教感染师生,注重改良环境,治理校园,教学生做事;他勤俭节约,想方设法为学生购置图书,让学生有书读;良好的教育影响了孩子在校在家的做事品格,赢得了家长好评,使得家长更信任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家校关系。

(11)、再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现代中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唯老师是从,常常将不合己意的灌输拒之于心扉之外。所以老师要事事要和学生同甘苦,要和学生表同情,参与到学生里面去,指导他们,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抛弃那种反映出“师道尊严”的上对下的说教,尊重、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只有在平等、情感交融的情况下,才能推心置腹地沟通思想,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而在平时的课堂中互相配合,教学相长。

(12)、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教师就应该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此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让课堂所学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如:学了“10的认识”后,回家练习数数游戏,可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说家里的电话号码;让他们记录一星期的气温等。一切可以用数量来衡量的都可以让孩子去数一数。让孩子在数数的过程中理解基数含义。家长与孩子一起数数、算算中不就对他进行了数学启蒙了吗?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

(13)、          王晓兵    郭艳红  刘志强   

(14)、   因为爱学生,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朱永新、李镇西、薛瑞萍等好多教育家的理论书籍。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地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或者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

(15)、“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人类;也唯独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我认为,干什么事都要动脑、动手。在做的过程中善于思考,用心思去指挥力量,想好最佳方案,然后奋力去做。也就是先生所提之“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而现实中我们总有人只管做,而不动脑子想,以致有的事情做砸了;有些事尽管做成了,却耗时费力,没有想到有捷径可走。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劳力上劳心的不是很多。大多教师仍是沿着以往的老路实施教学,多年墨守成规,没有丝毫变化。对学生,对自己都没有收益。而善于在教学中思考的老师,则可以发现和梳理教学中的成功及疏漏,并在工作中反思和改进,教学大有气色,师生都有收获。教师收获了教育旅程中的幸福,有的还成了名师;学生学到了活的、感性的知识,体悟到了成长的力量。

(16)、先生整理了十八个信条,收藏,供今后工作中参考。

(17)、 读陶行知文章,他的平易近人、热爱学生,在书中处处能感受到。在《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一文中他说道:“我虽觉得我有好多地方可以帮助诸位,但指志针确是有些不敢当。我和诸位同是在乡村里摸路的人。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一席话,不仅使人感到他非常谦虚,更体现陶先生求真、务实的态度,既不夸大自己的作用,也不轻视自己的作用。在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中,他写到:“平时得了小孩子的一封信,如获奇宝:看过了即刻就写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来。每逢疲倦的时候,又把它打开一读,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泉源!”一个不是真心关心儿童、从内心爱护儿童的成年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感受的。一个孩子给他的信,陶先生都给予这样认真的回复,待人之诚恳、做事之认真可见一般。

(18)、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19)、有“法”可依。此“法”既《班规》,但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班规》,而是由师生共同讨论,特别是广泛征集学生意见建议而形成的章程。这些章程不是套在学生身上的枷锁,而是班级师生的行动纲领。在践行新教育实验中,我们与缔造完美教室相结合,班级打造和构建赋予个性色彩的班级文化。以激活、引发师生、家长的生命潜能为目的,从“无限相信每一个人”、“无限相信每一个班级”、“无限相信每一个行动”出发,尊重、满足、善待、成全每一个生命;个性化的班名、班徽,鲜明的班风、学风等一定是师生共同参与确定的;班级愿景、公约也一定是经过认真解读内化于心、并在日后的共同生活中积极维护并外化于行的;有卓越的班级课程体系,让知识经历重新发现的过程,有诸多优秀的细节文化组合成共同的行为方式;每个班级拥有班级自己的仪式、节日和庆典,并使之作用于每一个人的心灵……这些,都将成为“法”——《班规》(我们称之为《班级约定》)的有效组成部分。

(20)、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用自己的知识联系实际。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之,要以幼儿为本,以幼儿的探究为核心和主要途径,只有教师在“做”中教,孩子就能够快乐的在“做”中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性才能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2、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 读书心得

(1)、陶行知先生说过: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是的,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成功的教育。我们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视之为子女,以满腔热情教育学生,用爱营造平等、民主、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用爱关心、爱护、教育、帮助学生,使师生之间以诚相待、坦荡无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接近老师,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有爱才有未来,有爱才有希望,作为教师,得学生之“心”,让爱在平凡事业中升华,使学生在爱心中成长。

(2)、书中的《什么样的教育才不会损害孩子》章节让我感触最深,一直以来怎样教育孩子和教育学生,让我很困惑。我们固然很爱我们的学生和孩子,但也不能因为爱就放纵他们,也不能以严格为借口就过于苛刻的对待他们,这个度很难把握。书中的这个章节写了老卡尔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尺度的把握。老卡尔的严格完全取决于道理。他说:“纵容只会使一个很好的孩子变成一块不可雕琢的朽木。”他将儿子在花园舞剑时不小心将一束花砍倒后如何处理这件事,而他又是如何引导的过程在书中写得详详细细。老卡尔的做法让每一位读者钦佩。如今,很多父母,老师把对孩子的严格教育理解为专制,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暴君,把孩子变成唯命是从的懦夫。他们以为孩子不听话就应该以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这种做法的后果不但不能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反而使孩子对父母、老师甚至对于所有人产生怨恨,使性格与人格产生扭曲。

(3)、坚持每天四问,不断提升自我,修炼自我,成就自我。

(4)、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先生的观点正好印证了实践出真知。书本知识仅是死的理论,要想真正学到知识,还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教学中总有一些老师抱怨自己就某某知识讲了多少遍了,学生还是没听懂;某个试题演练了多少次,还有学生做错等等。我想,他若读了先生的这篇文章,对他定有启发。其实不仅如此,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做法何尝不是如此。老师按照教案的设计喋喋不休地讲解,自我感觉不错,然而学生却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只重视了知识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分享知识的形成过程;我们的教学没有引导学生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没有做到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更没有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是隔在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二道贩子,用某些有效的方法把知识简单地转交给学生;而是知识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站在被隔断之处,和学生一道沿着“问题-知识-真理”的途径进行探索,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实现教学相长。我相信,这样的教师角色定位,让学生掌握了知识的获取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所学的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

(5)、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这个方法找出来,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如:在教学第6单元例求两人之间有几人时,为了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我首先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并理解问题中“之间”的意思,通过审读题意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序数含义的认识。然后放手给学生,引导孩子用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数、画示意图、列式计算等解题策略。最后引导学生一起总结解决排队问题的方法,巩固学生的记忆。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

(6)、字里行间流露着先生对农民的情感,情系农村,关注农民,如何让农民出头,是先生的期望与心结。帮助农民出头,首先要提高农民素质,科学种田,规范管理,提高产量,这些都需要依靠教育来实现。先生想让农民执工商业的牛耳,以农民入股的方式兴办企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可能不好实现!我想,现在农村的合作社不就是这个思路吗?新时代的合作社是否也受其时的影响呢?如何让学生出头,是老师的期望。以前途理想带动,交给科学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健全人格,养成良好习惯。德行合做最好的自己。

(7)、一是学校之间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通过考察学习,薄弱学校借鉴先进学校的办学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开创属于本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但经验不可原本照搬,需要结合本校多年的办学底蕴和办学实际,适合学校发展和学生实际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教育。

(8)、我感觉到音乐教学中渗透“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欢迎,还能使我在教学中化时少,工效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读书心得800字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教师的我在今年寒假读了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百条建议使人读起来很非常亲切,他的每条建议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调的论谈,他用平实朴素的文字把他的建议说到了我们心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郑杰校长如是说——“教师真的越来越难当了,特别是遇到一些差的学生,教师变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打学生早已归入一条罪状叫体罚,被明令禁止了;现在连批评也不敢了,批评重了孩子可能想不通,到头来是教师吃不了兜着走;为了少惹麻烦,一些老师可能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取不作为的消极态度。说实话:我也在教学过程中常遇到学生个体差异大,个别学生厌学等情况,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也常常觉得黔驴技穷。郑杰校长指出——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意味着教师不必再扮演“一日师终身父”的角色,而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不是以血缘,其次不是以感情来维系的。教师对学生也不必如其父母般“恨铁不成钢”,只要对每一名学生尽心尽职,就算是对这份职业有所交待了。当然教师的不作为不应被宽容,积极的态度应该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有效地惩戒学生。”所谓惩戒,是指通过对不合范的行为施于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法行为的产生与巩固。惩,即惩处、惩罚,是其手段;戒,即戒除、防止,是其目的。在教师的惩戒活动中,手段与目的应紧密相连。教师完全拥有对学生进行惩戒的权力。但是,世界上得人和一种权力都是一种强制力,都会对权力对象产生一定的伤害,因此,任何一种权力都需要限制的,教师的惩戒也需要限制。他说:“当你从你的工作中发现了价值,将工作与自己的生命建立了意义连接,再苦再累也会无怨无悔”“在学校和孩子们在一起,欣赏他们人性中最纯美的一面,这些风景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的”……

(9)、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学合一”

(10)、改革创新:锐意革新,创新形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家首要具备改革创新精神,针对教育教学实际,大胆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形式。

(11)、我们潜意识里知道教学的主人是学生。然而,目前的教学中,还或多或少存在教师中心论,课堂上教师讲得多、示范多,学生按老师设定的框架让老师牵着走,思考少,甚至于有些教师为了避免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干脆把相关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少了学生的探究环节,学生没了主体性,大大压抑了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我们很需要好好地思考,如何真正让自己从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解放出来,进行角色转换,成为课堂教学的“促进者”。

(12)、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便是伪知识”。也就是实践出真知,这是先生的一贯主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获取智慧。只有在实践中得出的知识,才是真知识,由此而积累的才是真智慧。拿我们教学实践来说,出去学习是好事,可以开阔眼界,增加阅历,更新理念。但将学到的东西不加分辨与筛选就运用于教学,这就是学到了假知识。我认为学习也要质疑,包括我们看到的别人已经运用得很成熟的做法,因为别人的做法不一定适合自己,别人的理论也未必适合自己的实践。因而我们学习的仅仅只是一个思路,具体怎么做还需要我们在具体实践中摸索,根据自己教学实际,师生乃至学习的现状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读书也是这样,琳琅满目的书籍需要抉择,读精华弃糟粕;书中的知识要辨别,不可全盘吸收;书里的理论要在实践中检验,不可盲从……我们应该读精书,求真知,学真理,干实事,创佳绩。

(13)、李镇西老师在《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中指出,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上写着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就要提倡这样的教育。

(14)、县幼儿园的吴院长详细深入的为我们解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其他几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又结合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特点,为我们详细、生动的讲解了课程特点及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与指导,让我们了解如何在幼儿园进行教学工作。

(15)、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16)、   因为爱,我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手足一样。只有爱,教师的要求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只有爱,才能使师生关系变成一种良师益友关系;只有爱,学生才能感到自身价值和尊严的存在,才能去体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我愿我的关爱能给每一位学生带来一缕阳光,让他们自由地、健康地快乐成长!

(17)、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教师读书心得800字3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在处理班级一些棘手的事情时会感到有些迷茫,特别是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但是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如何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到问题的正确性,如何与这些充满童真的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寒假里,我再一次认真阅读并细细品味了孙蒲远老师《美丽的教育》这本书,确实是受益匪浅,感受颇深。这本书,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给我指出了前进的方向,我不再迷茫,也不再困惑,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例子,似曾相识,孙老师是那么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去处理去对待,她时时刻刻用她那平凡而伟大的爱心去温暖着每一位孩子。

(18)、“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学习离不开生活,学习就在生活之中,学生活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努力做到的。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如何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每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

(19)、读完《注重养生而不杀生》,我觉得应该从小给孩子生命教育,使其懂得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善待每个生命。一方面,要珍爱自己生命,面对挫折困难要有顽强毅力;另一方面,要善待每个生命,哪怕是身边的小植物、小动物,都一样有生命,我们要呵护这些小动物、小植物的生命,使其健康成长。

(20)、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3、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心得ppt

(1)、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2)、张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是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张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3)、通过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关于《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6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收获甚多,感慨万千。总感觉一位老人正在讲述着他一生对教育的感悟的种种表情。先生说:“以教人者救已”是根本方法之正是以这样的方法来对待“教育”和“生活教育”。陶行知以毕生的精力谱写教育新方法,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是我们这些教书匠的指路灯,我认为这盏灯,对我们来说,是最明亮着,永远是闪烁着,永远指引着文字前进再前进。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给予了我们启迪。“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与教学论。

(4)、我们正在探索适合乡村学校教育——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模式,面对日益缩小的农村学校,如何办好这些麻雀学校,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里一样的教育机会,是我们积极探索的目标。近年来我们积极加入21世纪研究院创办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依托该联盟探索合适农村的教育模式。我深知,学校改变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推荐、组织各种机会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意在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本期以来,共有二十几名教师加入了火柴公益项目教师阅成长计划,今天图书已经全部到位,共读活动即将开启。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参加中国教育报好老师成长学院的“大好时光读书会”名师领读课程、名师直播课程。我相信,在火柴公益项目带领下,我们的团队一定会有大的改变,我们的教育也将开启新的一页。

(5)、东山与樵夫的故事感人至深。现实生活中不乏其人,工作按部就班,多年如一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没有创新,没有思考,更不会改进;不会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悟生活,不能发现生活之美。有时甚至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不思考自己之过,而抱怨生活,抱怨命运。

(6)、先生所提之民主教育,旨在普及大众教育,为广大劳苦大众普及教育,其教育方法与现在提倡的因材施教、联系实际是想通的。

(7)、第阅读儿童读物。教师阅读儿童读物,才能更接近孩子心灵。阅读郑渊洁、曹文轩等儿童文学作品,进一步走进儿童心灵,了解孩子。

(8)、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

(9)、我认为,唯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教育。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一大弊病就是喜欢仿效。今天学习借鉴这个模式,明天尝试运用那个方法,结果模式没用好,方法没学好,陷入邯郸学步的尴尬境地。可在这过程中最“受伤”的却是师生,被折腾得无所适从,最终却一无所获。

(10)、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让我感触颇多。“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11)、三天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我有幸参与其中,在这短短三天的培训,我们观摩了许多幼儿园骨干教师的课,并进行交流与研讨,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理论的应用水平与教学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12)、因为学生的禀赋不同,接受能力各异,教学方法也不能强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学生。这是他主张"教学合一"的理由。关于《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13)、读完本章,我的第一感觉是“活到老,学到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加上我们正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可以说一天不学习,就感到落伍了。正如先生所言“世上有十八岁的老翁,八十岁的青年”,坚持学习,可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好心态的人自然年轻;而不能坚持学习的人,思想僵化得快,认识世界和事物的能力非常有限,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虽有十八岁的身体,但却是八十岁的心态。

(14)、书上有这样一句话:班主任是世界上级别最低的主任,但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读完了这本书,我的确有这样一个感受。在与家长朋友的沟通中,家长也经常说:"孩子听老师的要比听家长的多很多。"还有人会说:"看,这个班孩子的做法真像他们的班主任。""这一看就是某某老师带的班。"其实,这都是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学生的一种耳濡目染,一种侧面熏陶,使孩子在无形中形成的一种定势,一种倾向。正如孙老师说:"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孩子对自己的班主任简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酿成这个班的班风,班主任常说的话将成为这个班的座右铭,班主任的好恶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是非标准,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读了孙老师的书,让我更加意识到,教育孩子不是光靠老师尊严,师生关系的融洽,关键在于教师要千方百计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这样孩子才愿意接近你,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这不仅需要热情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更需要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我从孙老师的身上找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具备什么,要有一颗可贵的童心,我们只有变成孩子,才能懂得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

(15)、最后,陶先生用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忠告,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许多的知识,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有着广博知识的老师,可以让教材上的内容变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个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教师,他的课堂会日渐单调、陈旧,这样的教师又如何能让学生获得快乐与帮助呢?

(16)、第有理想。他有着“学一个不老长生,躲过阎君之难”的理想,并为之花费十几年的时光去追求。我不知道现在的师范生是否有自己的理想,单就我们教师来说,试想我们是否有着自己的理想?哪怕最基本的理想!比如成为一个让学生喜爱的老师,做一名专业过硬的老师,这个理想不够高大上吧,可是我们有没有这些最基本的理想呢?扪心自问,我们会为这一理想坚持不懈奋斗十几年吗?我想,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新上岗教师,应该给自己订个短期目标,更要有自己的理想,并坚持不懈地奋斗。

(17)、我认为在学生自主管理中也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8)、每逢开学,一个月的入学教育最为关键。期间,班主任、科任教师最为辛苦,几乎一切从零开始,教育引导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可以说,入学教育成功了,该年级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

(19)、阅读,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就不会有没有时间的问题,不会有不会读的问题,要的是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20)、先生所提之民众教育,意即教育要普及广大民众,“教育也是人人需要,人人不可少”,而今我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早已超出了先生预期。

4、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体会

(1)、当前在各地轰轰烈烈开展的由朱永新发起的新教育实验,是对先生新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以教师专业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庆幸的是,我们全市加入了新教育实验,成为新教育实验区,并承办了一届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我参加了2018年在成都武侯区举办的新教育第十八届研讨会,多次参加了新教育开放周活动,并在工作中推行新教育实验,本人还荣膺2014—2015学年度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

(2)、读完《育才十字诀》,首先想到了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做中学,学中做。做学问与做人一样,需能吃的苦中苦,“患难给有志者以战斗值情绪与战胜之智慧”。“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手脚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时间解放、语言解放。二是“劳力的基础上劳心”。三是“学做合一”。四是“实验即创造”,创造的本质是活鲜鲜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样的热情,是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活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

(4)、拿我们小学教育来说,就是要追求儿童生活的教育,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学习知识、养成品格、培养个性都要把他看作一个孩子,正处于启蒙阶段的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展开教育。

(5)、“为教而学”,是说老师在教学生之前先要先学习,然后再教学生。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学的不仅是所教的内容,而应是可能与之有关的方方面面。正所谓“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还是要是活水。为了保证“活水”源泉,教师就要不断学习提高自我,广泛涉猎各个学科,各个方面。

(6)、朱永新说:“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相信每个孩子的潜能,为每个孩子搭建成长的平台,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极大发挥。

(7)、自2016年起,我所在的县开始实施行政村幼儿园建设项目,我学区自2016年起新建了4所幼儿园,幼儿园面貌焕然一新,并为6所幼儿园各配备了价值10万元的教玩具。孩子坚持就近入学,只要年满3周岁都可以入学,幼儿园免收保育费,且每天免费提供营养早餐,实施这几年来看,幼儿入园率大幅提升。行政村幼儿园的建设,极大地满足了山村幼儿教育需求,让老百姓享受到了真正的福利。

(8)、读完《学生的精神》,很快让我想到了“教师的精神”。先生所列师生“自满”现象,在教师身上尤甚;研究与不研究教师两种现状对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师的精神状态:不研究的教师,学生“不能受多大的益”,觉得当教师“不胜其烦,没有多大趣味”;而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学生受益较多,当教师也有无穷的乐趣”。因而我很赞同先生“当了教员,还是要继续学而不厌”观点,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学相长。

(9)、读完《致育才之友书》,看到了先生对中国未来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儿童身上,“孩子是民族的未来”。正因为如此,先生在谆谆教导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童心,好奇心;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给他们一个舞台,就能还我们一片精彩;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才;我们要学会等待,小心呵护,静待花开。

(10)、教育创新并非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经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新时代的教学就是创新的教学,创新的学习。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我们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的真谛。

(11)、“因为老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

(12)、“以学生全人、全校、全天的生活为中心的,才算活学校。死学校只专在书本上做功夫”。读着先生的谆谆教导,反思我们的学校是活学校,还是死学校,陷入沉思。

(13)、四问道德有没有进步。我们衡量人才的基本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可见德在人生当中的重要意义。先生指出,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而我们应该每天修身立德,遵守社会公德,修炼自身道德,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14)、先生曾教导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由此足见先生对孩子创造力的肯定——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1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先生的办学心愿;“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陶先生对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16)、教育创新并非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经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新时代的教学就是创新的教学,创新的学习。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我们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的真谛。

(17)、成功教育认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成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激发其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从额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做好基础素质的准备。

(18)、马上到六一儿童节了,读着先生《民主的儿童节》,想着我们的儿童节。他们生活在当今时代是幸福的,不会遭受先生所述的那些情况。但现在的儿童也是不幸的!长期以来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使他们的肩上的书包越来越沉——来自父母的殷切期盼,来自老师的谆谆教导;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还在课外给他们报了各类补习班、兴趣班……我在想,孩子稚嫩的双肩如何能撑得起这些沉重的包袱?这样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到底是什么?

(19)、“小孩用心读书,用力体操,学做好人,就是爱国”。先生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了作为孩子,该怎样爱国:用心读书,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为将来为祖国做贡献夯实基础;用力体操,是要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孩童时代就要重视和加强体育锻炼;学做好人,是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关心爱护身边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社会负责的人。

(20)、不难看出:“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知行合行是做,即实践,做是第知是第它是改变旧的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三脱离的敝端,把单纯传授知识、死教书、死读书的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的轨道上来,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要求学用一致,在实践中加强理解,推行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将指导学生学习的工作做好,不只学会、能应用知识,且能会学,终身受益。这就要求教师采取“自动”的方法、“启发式”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关于《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5我读了《陶行知》一书,说实话,我对陶行知先生了解的甚少而感到惭愧。对他的教育思想,依然有很大的感受,还依然能够从中得到关于做人,关于教人的深刻的哲理思想。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5、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心得体会ppt

(1)、成功教育既有改革教育目标的意义,又有改革教育方法的意义。改革教育目标的意义在于:教育的本职任务、教师的本职任务原本就应该为社会培养成功者,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主动发展。成功教育把激发、形成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作为培养目标,强调为学生修身发展的长远需要服务。改革教育方法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的外压式的强制教育,通过教师创造成功机会,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方式,使学生产生成功体验,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主动内化教育要求,自我开发内在潜能,主动发展个性。

(2)、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非常实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如果能够很好的渗透陶行知思想,那么会为我们的教育生涯添色。《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范文篇4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感受颇多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深深体会到“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内容,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首先,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

(3)、教育当破旧立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建设人才而办;教育更该紧扣时代主题,为培养建设所需领军人才而办。

(4)、看着这一段短小精辟的文字,我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家的远见与深刻。因为他在几十多年前提出并研究的问题,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最新的理念。新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新的语文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语文教学中不只是单纯的就课本而讲课本。

(5)、策      划:刘银红 陈晓锋 介  苣

(6)、              李雪琴 张  芬

(7)、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学习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边行边知,边知边行,坚持到底,矢志不渝!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篇5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颇有感触。

(8)、对照我们的工作,真是汗颜。作为校长,没有理想,学校没有长远发展规划,甚至不能做到物尽其才;工作谋划多,但切身实践少;不重视学生阅读,只抓教学成绩;重视学生智育,忽视德育……

(9)、第亲其师。他野性难驯,但在理想驱使下还是拜技不如己的唐僧为师,尽管途中屡遭唐僧错怪,但他还是忠心耿耿护送唐僧取经。那么我们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能向同事学习吗?能向学生学习吗?我想,我们应该向周围的每个人学习,即使“最不入流”的教师,其身上也有可借鉴之处,至于其他老师自不消说。听听课,做个课堂教学交流;看看他的教学设计,搞个教学研讨;翻翻他的作业,来个互相督促;读读他的文章,来个思想碰撞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互相学习,提高自我的有效途径。

(10)、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日积月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

(11)、 “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我的理解是做事要看长远,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从小事着手、从距离自己最近处、最好做的做起。

(12)、反思自我,有我的顶层设计与校长们观念理念方面认同的差距,有布置安排与贯彻落实之间的差距,有教育理想与职业认同之间的差距,有身体力行与督查督查之间的差距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我今后反思和改进的着力点。我将一如既往,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属于自我的路子。

(13)、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双脚、时间、空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教育;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觉得很有深意。

(14)、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在教育实践中边学边做,细细体会必然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示。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篇3这段时间,我在百忙之中继续拜读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真是受益匪浅。

(15)、有品质的生活姿态是内涵多元的,阅读是良好的通道。读书能够愉悦身心、提升自己。读书让生活更有品位,读书使人内心更加宁静,读书使职业更有智慧。

(16)、总之,经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学到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断努力,学以致用为孩子上好课,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17)、让我们行动起来,营造书香校园,校长领着教师读,教师领着学生读,学生带动家长读,一起阅读,共同成长。

(18)、现实中确实不乏先生所说的政客教育家、书生教育家与经验教育家,他们都不会带来教育教学的点滴变革,只会给师生徒增负担,甚至给教育带来灾难!我认为先生所言之教育家,应具备如下精神:

(19)、书中讲述的是老卡尔.威特—位乡村牧师,他把出生时别人认为低能的孩子教育为天才的教育过程。这位乡村牧师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小卡尔出生时是个被认为有些痴呆的婴儿,但他岁就能自由运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了《但丁》一书,并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他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而是全赖于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他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这本书,这本书中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学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卡尔威特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这本书在问世了三个世纪后,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20)、先生所提之新教育,是“一种新的国民教育,拿来引导他们,造就他们,使他们晓得怎样才能做成一个共和的国民,适合于现在的世界”。可见,先生所要培养的是适合当时世界的、具有共和精神的学生。

(1)、成功教育认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成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激发其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从额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做好基础素质的准备。

(2)、第求真理。他要访的是全体猴族长生不老之法,谋的是猴类大家的幸福。那么,回想我们的教育,是在给孩子教活知识吗,给孩子成为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吗?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在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格吗?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的教育到底给孩子带来了什么;日常教学活动,那些方面还需改进;教学行为,到底该怎么实施;教学目标,该如何达成等等。在反思中改进,在实践中寻求教育真谛,掌握教学基本技能。

(3)、          司彩凤   王  雪   苗素锋   

(4)、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现在我们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的海洋装满,怎么才能满足孩子那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教师的业务素质很重要,现在的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很高,琴棋书画,歌舞情乐,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更适用这个岗位。所以,我们每天至少学习一篇教学方面的文章,每天练练基本功,让自己在幼教领域不至于落后。

(5)、其中陶爷爷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6)、陶先生提出教学合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

(7)、第拥有一颗童心。拥有童心,才能与孩子一道,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多地了解孩子所思所想。

(8)、另外两篇给我感受颇深的文章谈的是师范生的角色定位——变个“孙悟空”和“小孩子”。师范生是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师范生要变作孙悟空,道理很简单:师范生的唐僧是小朋友。如同孙行者的本领比唐僧大倒要做唐僧的徒弟。唐僧向西天取经,经过了八十一难,若不是孙悟空保驾,也不知死了几十次,哪能得到正果?小孩子学着做人,一生遇着的病魔、恶父母、坏朋友、假教员,个个都是吃人的妖怪,差不多也好比是唐僧的八十一难,若没有孙悟空的心术和本领的师范生保驾,不死于病,必死于亲;不死于亲,必死于友;不死于友,必死于教师之手。由此看来,教师变个“孙悟空”是当仁不让了。仔细想想,当前教育赋予教师的“神圣”责任和义务,还真是佩服陶先生的慧眼哪!

(9)、张老师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更让人羡慕,通过阅读它的数学教学的诸多方法,我体会如下:

(10)、至于,种园、修理、急救等等似乎就望尘莫及了。因而,“育才二十三常能”看似简单,却有着很高的要求,今天读来,仍觉得有点“够不上天”。我们现在要做的,仍是不断提高自我,将学习、成长作为主题。

(11)、知识是一种使求知者吃得越多越觉得饿的粮食。

(12)、“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力的表现,力的变化”。先生站在国难当头的时代,寻找救国救民之道。也唯有通过教育,给人以思想上以启蒙,行动上以力量,行为上以指导,来实现强国富民之道。

(13)、“处处读书,人人明理”,先生的希望似乎不高,而一百年之后的今天,又似乎有点可望不可即。

(14)、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15)、“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震惊,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16)、陶行知主张教师要有儿童的思想、情感、爱好,要善于变个小孩子。他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他提倡:师范生(准教师)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师范生(准教师)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

(17)、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多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理念,并努力把这种理念贯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在自己的每一节课上,体现在自己的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让我们怀揣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解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关于《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9寒假我仔细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越读,我越觉得先生教育理念之先进;越读,越觉得先生对教育的挚爱先生为了所热爱的教育毕生在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践与研究中,为后人留下600万字的著作。他的教育理论,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实效性,他不是纸上谈兵,他用他所经历的实例来阐述他的一些思想,尽管先生离去半个多世纪,然而,他的思想依然鲜活,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一个无保留追随d的d外布尔什维克,万世师表的崇高评价。

(18)、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他认为:先生如果只“教书”或只是“教学生”,是把学生当做“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先生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迪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19)、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 读书心得119句精选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