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金句经典
1、老子精辟短句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译文)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中又藏有祸端。
(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4)、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天道看起来宽宏广大,无所作为,放任天下众生自生自灭。其实不然,天道很公平,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不会冤枉一个好人,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凡人看世间多有不平之事,恶人作恶而富贵,善人行善却遭难,是因为平常人没有足够的智慧,看不透其中的因果罢了。
(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李耳 《江海能为百谷王》
(7)、(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0)、译文: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11)、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2)、感悟: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做事情也应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再艰难的事情,只要持续不懈的行动,必能有所成。万事起于细微,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1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6)、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7)、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9)、老祖宗留下的100个珍贵养生秘方,经典而实用
(2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道家金句
(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翻译讲解):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翻译讲解):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6)、为她生,为她死,为她手上贩卖鲜血,为他拂去墓碑尘埃
(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译文)天下的万物都产生于“有”,而“有”却从“虚无”中来。
(8)、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 ——老子
(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1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4)、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
(15)、 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16)、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7)、语出《老子·第三十八章》。要处于敦厚,而不居处于浅薄。要处于朴实,而不会居处于虚华。
(18)、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老子 《道德经》
(1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0)、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老子》
3、老子10句经典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 《道德经》
(3)、行善者不巧辩,巧辩者不良善。——《道德经 第八十一章》
(4)、(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8)、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道德经 第七十三章》
(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10)、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6)、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7)、(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18)、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9)、 在司马迁作的《史记》中记载着孔子向老子请教“礼”的事,所谓“礼”指的是周王朝关于礼仪和制度,而老子告诫孔子说:“你所说的那些东西,早已过时了,不过只留下一些说法而已。君子得其时可以出来作官,不得其时应该隐居起来。我听到一种说法,善作生意的人,把他的财宝深藏起来,好像没有一样;智慧超人的君子,外貌好像愚笨的人一样。因此,你应该去掉骄气和奢望,这些东西对你的身体没有什么好处,我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些。”孔子听了老子这些话,回去后对他的弟子说:“鸟,我知道它可以在天上飞;鱼,我知道它可以在水里游;野兽,我知道它可以在山中跑。但是在山中跑的可以用网子捉捕,在天上飞的可以用箭射,在水中游的可以用勾子去钓。至于龙,我则不能知道它如何乘风云而在天上,我今天见到了老子,就像见到了龙一样呀。”可见孔子对老子非常佩服。孔子见过老子几次,没法子作确切的考证。在《庄子》书中,有多次孔子往见老子的记载,但大多是抬高老子而贬低孔子的故事,不一定可靠,我们就不去说了。
(2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4、老子 金句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很小的小树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一步步走才能到达。
(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滴,善数不用筹策。(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译文)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善于说话的不会给人留下话柄,善于计算的人不用任何工具就算得很精准。
(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9)、感悟:知足的人比较不会受到屈辱,凡事适可而止的人比较不会招致危险,生活得更长久。老子经典语录及译文(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标准,于是就有了与之对立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的标准,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
(10)、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2)、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老子 《老子六十三章》
(1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4)、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5)、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16)、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17)、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1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9)、(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道德经 第二十二章》
5、老子100句经典语录
(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5)、“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君无为,臣民有为,所以“无不治”。老子真是高明、诡秘的人啊!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
(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1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译文)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没有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1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7)、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 ——老聃
(18)、感悟: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行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人争。人的至柔至刚全在一念之间,生活中刚柔并济方显英雄本色。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才能通向胜利的彼岸。具有“强者”的资本而保持“弱者”的姿态,这是岁月积淀的人生智慧。
(19)、(感悟)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20)、“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昏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消解。
(1)、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译文)鱼不能离开水,国家最锐利的武器不能够让人知道。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 《道德经》
(3)、(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4)、(感悟)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7)、董卿推荐的200个国学常识题,个个都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