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我快乐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1、我读书我快乐的手抄报
(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一作:春已深)
(2)、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3)、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B.富兰克林
(4)、关注消防,平安你我!学画全国消防日手抄报,含内容文字
(5)、古人有所谓的“锦囊集句”,方法是将平日的灵感写在小纸条上,先投入锦囊,有空时再取出来整理,将断片的灵感集合为大的篇章。并将这些资料,放在身边,如同电脑磁碟一般,随时等你插入,将你要的东西整理出来!把这些方法写在报上,同学会乐意看的。还可以介绍同学中的学习事迹与秘诀
(6)、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7)、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9)、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 熹
(10)、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1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2)、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4)、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鲁迅全集》
(15)、“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16)、读破万卷书,笔下如有神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还可以介绍读书的方法:如将背不进的要点,写在课本靠近页边的位置,每次读书之前,先快速翻阅一遍,使那些字闪过脑海,仿佛分期付款,一个月下来,自然就记住了,反比那硬背的东西结实。
(1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8)、与书为伴,清净恬淡;以书为友,不见忧愁;跟书相牵,美名相传。书乃圣洁之品,神秘之物,世界读书日到,望你好书把握在手,书写壮美人生!
(19)、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20)、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2、我读书我快乐的手抄报文字内容
(1)、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2)、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提到读书,人们很容易问到这句话。而我的回答却是“没用”!这个“没用”,只是提醒你:读书不要太功利化了,不要太实用了。太功利太实用了,就和陶冶人的情操的读书目的背道而驰了。这个“没用”,是从物质方面而言的,不是以实用功利为目的的,而是以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升华人格、开拓视野、丰富人生、纯洁心灵为最终归宿的。
(5)、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6)、古时候有一个个性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最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忙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7)、形容发愤读书的典故。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8)、努力耕耘,少问收获。学生读课外书籍要养成习惯。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是好习惯。把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日读完,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朋友,是好习惯。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其实说不好的习惯,半途而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子开小差,都非常不好。——-叶圣陶
(9)、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 ——--鲁 迅
(10)、“我读书我快乐”几个字涂上绿色,书本的边框从下往上依次为橙色、绿色和蓝色,小女孩有着褐色的头发,穿着橙色的裙子,拿着蓝色的书,旁边有黄色的向日葵。
(11)、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12)、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13)、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14)、我爱读书,我和书就像是一对好朋友。我已经先后看过:养成类、益智类、搞笑类、漫画类、童话、小说、诗歌和科技等等类别的读物。我每次看书虽然是“一目十行”,但也可做到“过目不忘”。我有时没事的时候,就会给妈妈讲述我自己看到书中的内容,觉得跟别人分享自己读过的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我近期读过印象最深的书有《幽默四大名著》《米粒的历险》《花样公主的幸福生活》等等。因为我看的书多,说话、写作时就会有很多词汇。有时,妈妈都会惊讶我是怎么能有这么多新词的呢!
(15)、早上七点,我一边看着《特别关注》一边吃着美味的早餐。当我正在书海里遨游的时候,门铃突然响了,一下就把我拉回现实当中,不好,楼上的哥哥来叫我上学了,我得赶紧吃,不然要迟到了。
(16)、我们用蓝色作为主色调来绘制我们的手抄报,这样的配色清新又好看。
(17)、书是净化心灵、愉悦心性、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了解政治、洞悉历史的宝典。我读书,我快乐。
(18)、阅读可以保持大脑活跃起来,防止它失去能力;阅读可以减少压力,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阅读跟你不同的人,比如来自不同文化或背景的人,了解他们的看法,重新审视原有的偏见。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积累词汇,提高写作能力;可以给我们打拼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19)、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C.C.科尔顿
(20)、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我读书我快乐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图片
(1)、在我两岁的时候,妈妈开始教我认字,给我买了一些图画书,上面有图,也有字。不久,我就可以独自读书了。
(2)、因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不同,所喜欢的书也就不同。不同的人,读不同的书,这和不同的作家写不同的.作品一样,它是由各方面的客观条件、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所以,我要说的只能是一句话:读最好的书。然而,对“最好”的标准,对“最好”的界定,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有一种书也可以读。那就是身边人写的书,或者说我们本地的作家,我们熟悉的作家的书。因为这个作家就是我们的朋友。这样的书,也是不妨一读的。因为他写的书离我们更近,说不定阅读者就是他书中的主人公。读着这样的书,是会感到异常亲切的,当然,也更容易与作者交流、切磋。
(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 ——--谢觉哉
(5)、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
(6)、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
(7)、没有书的心灵是荒芜的土地。土地荒芜,滋生杂草。心灵荒芜蔓延丑恶。杂草吸去的是大地的养分,丑恶扼杀的是真、善、美。
(8)、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0)、我们用蓝色来书写报头文字,用黄色来描边,这样的标题好看又醒目。建议大家在文字框里写文字之前一定要记得画横格线哦,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能整齐又好看!
(11)、举一而反闻一而知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12)、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13)、有一次,爸爸给我买回来两本书,我看见了书,就迫不及待地拿到房间去看。这一天,我创造了八小时不吃不喝的许家看书吉尼斯新纪录。妈妈让我去吃饭,我边走边看,边看边吃。吃饭时,我还幻想自己扮演着公主的角色,正享有丰富的大餐,身处华丽的皇宫,身着美丽的衣裙,我想着,想着,不小心把筷子当成鸡腿往嘴里一放,啊——好疼!我这才从幻想中走出来,原来是筷子!我气极了!爸爸妈妈笑着说:“你呀!天天看书,吃饭看,睡觉看,做事也看,你都快成为附在书上的虫子了!”我说:“有什么办法!这就是我自己的爱好啊!”虽然这件事让我的牙收到“重创”,但是,我对书的求知欲让我如饥似渴,我不得不做出一点小小的牺牲,为了得到更多的知识,我乐意。
(14)、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15)、最后我们可以找一些关于读书的文字资料,或者是一些自己的读后感来写在自己的手抄报上哦!
(16)、那时,我刚上三年级。同学们的手里不知何时都有了一本书。他们以此为荣,互相炫耀。我也好不容易有了一本《父与子》,它让我爱不释手,好似我的珍宝…
(17)、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18)、读书需要有读书的心境和环境。心境可以靠信念的守持营造,而环境则不能。环境是一个无形而又坚固无比的桎梏,凭你怎样的筋斗云也跳不出桎梏之外。读书,尤其是那些业余读书者,只能在桎梏枷下的无望中将拼力逮住的光阴移驻于书中。也就是说要见缝插针,要挤、要抓。
(19)、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20)、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4、我读书我快乐手抄报 简单漂亮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3)、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快乐的。捧起它,它是圣洁的,翻开它,它是万能的,阅读它,它是美妙的。
(4)、不怕你们笑话,我最喜欢的还是郑渊洁叔叔写的童话,因为他的作品在我看来体现出了极其丰富的想像力,读起来的感觉就一个字——“爽”!当我每次把“皮皮鲁”的书买来以后,虽然不一定是在第一时间看完,但每一次看起码看完一半。而且,每当看完后我总要一边走一边思考,假如我加入到故事里的话将如何来产生扭转乾坤的效果。于是我变成了故事里英勇的、善良的、聪明的、滑稽的、有时也带点坏坏的“我”……
(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 熹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7)、我从读书中曾找到了黄金屋;找到了颜如玉;还找到了一把通向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但我找到最多的是快乐。每当翻开一本新书,那种快乐、激动与强烈的求知欲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冲击着我的.大脑。一页,两页,我像一只饿狼,吞食着新鲜的猎物。
(8)、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9)、背一篇离骚,丘壑苍茫。诵一本诗经,唇齿留香。读一本杂志,周游世界。看一本历史,穿越古今。书籍丰富了我们的阅历,让我们不再贫乏。书籍净化了我们的烦恼,让我们不再无聊。世界读书日,有书读的日子真好!
(10)、一个真正爱好读书的人,他的目光并不会仅仅限于某个领域,专注于某一方面的书。一个人要想全面发展,或者说眼光要比较高远,他的求知的触角就会伸向四面八方,会从各个领域的门类中吸取营养,比如哲学、美学、经济学、音乐、书法、绘画,这些都是一个健全的知识追求者所不可忽略的。
(11)、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鲁迅
(12)、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____苏轼《和董传留别》
(1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14)、一九〇八年,孙中山先生颠沛流离地到了英国伦敦。
(15)、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
(16)、读书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17)、我更爱读书,因为书里的知识能读到脑子里。我最喜欢读中外名著和百科全书。有一次,我正在书房读书,妈妈已经做好饭了,妈妈叫我吃饭,我竟然没听见。妈妈到书房一看,我正看书看得入迷呢!妈妈揪了我耳朵,我还浑然不知。妈妈急了,一把夺过我的书,我才知道妈妈在我旁边。
(18)、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19)、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20)、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5、我读书我快乐手抄报 简单漂亮字少
(1)、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等于在宣扬自己的无知。
(2)、“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4)、下午去到学校,正是午休时间,老师不许说话,但没有不让看书吧!我这次拿出了《去年的树》,认真仔细的看了起来,直到上课铃响起都仿佛没有听到一样。
(5)、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清 童铨
(6)、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
(7)、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8)、行走在人生这条学无止境的长途,愿我们做一辈子的学生。
(9)、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10)、那些主人公具有美好品格的书籍,那些富有人文精神的书籍,很容易在阅读者的内心引起震荡。比如读鲁迅的书,会被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打动;读李白的诗,会被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打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会被主人公保尔不向命运屈服的钢铁般的意志所折服,这些向上的精神会对人格起到升华的作用,并可以促使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11)、读书,也应该是要有一些方法的哦!根据大家平时读书遇到的问题,我有一些建议给大家。
(12)、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13)、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14)、妈妈从我很小的时候就给我读书,让我读书,所以,我现在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对于“读书”,我有一些经历,也总结了一些方法,下面,我就来和你们说说吧!
(15)、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
(16)、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7)、和《我的“长生果”》的作者一样,我看书一般先看内容,不做很深透的理解。等同一本书看的次数多了,就会情不自禁地多去想想里面的精彩构思。现在的许多书籍光是题目就足够吸引人了。瞧!什么《大宇神秘惊奇》、《手斧男孩》、《福尔摩斯探案集》等。我喜欢看那些破案探险类的,也十分喜欢听孤岛求生、深林历险的故事。看这些书时,我喜欢没有人打扰我,能一个人静静品味,使我的心随时和主人公同喜同悲。只要自己真正融入到了里面,在剧情中尽情遨游一番,就一定会体会到其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