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个人简历99句精选

曾国藩简介资料

1、曾国藩简介资料大全

(1)、《冰鉴》一书,虽然不能证明是曾国藩所著,但曾国藩对识人之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的水平,从《曾国藩家书》和记载中可以看到。曾国藩一生放在案头,朝夕认真研读的书籍,就是刘劭的《人物志》。《人物志》一书,堪称古今中外识别人才的第一经典书籍,没有任何一本可以与之相比。《人物志》,是我们这次学习的高级班的教材。

(2)、他却也从未走远,始终与时代同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楷模,成为你我他的良师益友,成为千古流传的中华精神。

(3)、朱孔彰:中兴景运,群公辈出,十年之间,削平大难,非天生圣相而振兴之,乌能若是邪?然履危濒死屡矣,有百折不挠之志,宏济艰难,虽曰成功者天,抑亦人谋也。赵衰之言曰:“说礼乐,熟诗书,为元帅。”孙叔豹之言曰:“太上立德,次立功,次立言,谓为三不朽。”公独兼之。至天津之役,攘垢忍尤,以安邦国,老成至计,谋出万全,可谓至忠矣。

(4)、另外,他们做事的特点也不一样。曾国藩总是做笨事,但是王阳明一生做事效率都特别高,比如用兵打仗,王阳明用兵打仗那么多次,每一仗都要用心,每一仗都要用各种非常高明的计策。所以这是这俩人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5)、学会《冰鉴》,能看清一个人内心到表情的真伪。

(6)、反之,曾国藩读书就表现出一种不同于时人的思想。他早年学文学,除了应试这个目的之外,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成为一个文章高手。他有这个志,所以他也敢目无余子,在京城考试时,就想和当时最厉害的文章高手们比个高低。

(7)、朝廷闻讯,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各省建立专祠。6月25日,灵柩运抵长沙。7月19日,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

(8)、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9)、张宏杰:您说我终成历史大家,过奖了,不敢当。到现在为止,我对自己的定位还是一个资深的历史爱好者。我确实是幸运的,能够找到一个感兴趣且可以终身作为工作从事的事情,还是很幸福。到现在为止,我认为历史是最能够调动激情的一个学科。

(10)、张宏杰:对,这本书其实是我博士论文和博士后论文的合集。说起来还有点传奇,我博士读的是复旦大学的历史地理专业,按理说我必须得在历史地理领域找一个话题写论文,但是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特别适合的话题。

(11)、至于左景伊的证据“从前彼此争论,每拜疏后,即录稿咨送,可谓鉏去陵谷,绝无城府”,这是“曾左交恶”之前的事了。左景伊的“故意说”,可能一定程度上有美化曾祖父左宗棠的缘故。

(12)、我们曾经有一种比较浮躁的心态,觉得现在中国的经济在全世界最厉害,我们有新的四大发明,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等,但一旦有些国家制裁我们芯片,才发现基础研究还差了一大块,现在还要在基础研究上补课。实际上曾国藩这种“尚拙”精神对我们永远是有启发的。包括做企业,如果注意各个环节都把控风险,那企业可能就会发展得好一点。曾国藩永远是把风险放在第一位的,这可能是他尚拙的一个体现。

(13)、《厚黑学》认为一个人不够厚、不够黑就不可能成功。《罗织经》是讲如何罗织罪名把一个人送进监狱。有些人愿意关注这些负面的东西,因为这些可能会帮助他们成功。包括现在很多宫斗剧,以《甄嬛传》为代表反映后宫宫斗的激烈程度,比历史上真实发生的要激烈十倍,古人没有那么厚、那么黑。包括《弟子规》,我也不推荐给现在的小孩读。《弟子规》有很多好的东西,但也有不利于小孩成长的东西。

(14)、现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东林净土学院《论语》课老师、儒学研究生导师。

(15)、曾国藩因母亲去世回到老家,结束十三年的京官生涯仍没有还清在京所欠债务,直到做了五年两江总督才彻底了结了京官生涯的欠账。

(16)、我大学四年80%的时间都处于逃课状态,跑到大连市图书馆去看书。看的书80%都是历史书,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已经成了资深的历史爱好者,在那之后就开始了历史写作。

(17)、作为一名政坛上的大人物,曾国藩自然有他的独特之处,曾国藩非常注重自己的个人修养。曾国藩家中没有当官背景,所以当他成为官员后,格外重视对自身品格的培养,个人修养的确给曾国藩带去了很大的帮助,他做人表里如不给人抓住把柄陷害自己。

(18)、这样他在官场上马上如鱼得水,各方面的官员马上给他提供各种资源,帮助他后来很顺利地平定太平天国。所以曾国藩在中年时代、在47岁,对自己做了一个非常大的调整。

(19)、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20)、梁启超曾经盛赞曾国藩的恒心,说曾文正在军中,每日必读书数页,填日记数条。

2、曾国藩的个人简历

(1)、因为这种质朴的为人处世方式,曾国藩一生朋友极多,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指挥如意,得道多助,成就了“洪杨一役”的最终胜利。曾国藩的精神核心可用一个“诚”字予以概括,不投机取巧,不做苟且之事。

(2)、俞敏洪:大家好,今天我要跟著名历史作家张宏杰老师对谈一下有关“曾国藩”的话题。

(3)、此事件发生后,清廷派曾国潘全权处理此事。曾国潘从时局和国家实力考虑,知道若是开战,清朝绝对打不过法国。因此为了平息法国人的怒火,将主犯几人处死,并派官员前往道歉。曾国潘的做法,是从清朝大局考虑,却没有想过那些丧尸了亲友之人的普通民众的感受。这么处理后,当时人全都调转矛头,声讨曾国潘,甚至骂他为“卖国贼”。辛亥革命后的部分革命d人,斥为“开就地正法之先河”。

(4)、说到权力,还是李鸿章大人的权力最大,他把持国政长达几十年。

(5)、去世时间:大清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1872年3月12日)〔61岁)

(6)、这种方法也没错,但是要让能力数值,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通常来说并没那么容易。

(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终于,那个人抑扬顿挫的将古诗词一字不漏的背出,可惜这个人不是曾国藩,而是一直潜伏在他家,手脚快发麻的小偷,小偷说“这么笨还读书干什么?我都背下来了!”

(8)、正确方法是慢慢拧,让阀门和水温都平稳的同步升高,一直到合适为止,因为水龙头管子比较长,系统有延时,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反馈。

(9)、             //  //   

(10)、曾国藩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考量当时局势,没有与法国开战,“但冀和局之速成,不问情罪之一当否”。

(11)、两个敌对阵营的人,却对曾国藩的评价,都高度统一的完美。

(12)、 首先,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位所谓的“完人”,而且以后也不可能会有。“千古第一完人”的提法更是荒谬绝伦。这是最基本的辩证法也是哲学常识,无需过多解释。

(13)、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参加会试,终于成功登第,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14)、生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自然不可能像盛唐的臣子一般,人们记住的多是他们的功绩。因为时局的特殊性,那个时代的臣子,一个不慎,很有可能会留下千古骂名。再加上人们对外国侵略者的憎恨,真正陪你过偏差也就愈加明显。

(15)、这一点可能跟曾国藩的个人资质有关。过去考秀才的难度是很难的,那个时候考秀才的概率是1%-2%,大致跟今天考一个好本科的难度差不多。历史上能留下痕迹的人基本上都是伟人、天才,我们能查到绝大多数历史人物传记,考秀才基本上只考一次,最多两次,但曾国藩反复考了七次,这对曾国藩来讲当然是一种磨难。

(16)、他说过:“成大事者,必先读书。”读书是“夺天下人之心,为我所用。”“养成读书好习惯,一辈子不寂寞。”

(17)、汉子见此,甚过意不去,乃曰,既老丈如此,我即下水,汝子担过去便是,当即下田避让,争执就此消散。

(18)、赵尔巽《清史稿》:①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天性好文,治之终身不厌,有家法而不囿于一师。其论学兼综汉、宋,以谓先王治世之道,经纬万端,一贯之以礼。惜秦蕙田五礼通考阙食货,乃辑补盐课、海运、钱法、河堤为六卷;又慨古礼残阙无军礼,军礼要自有专篇,如戚敬元所纪者。论者谓国藩所订营制、营规,其于军礼庶几近之。晚年颇以清静化民,俸入悉以养士。老儒宿学,群归依之。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一见辄品目其材,悉当。时举先世耕读之训,教诫其家。遇将卒僚吏若子弟然,故虽严惮之,而乐为之用。居江南久,功德最盛。②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善以礼运。公诚之心,尤足格众。其治军行政,务求蹈实。凡规画天下事,久无验,世皆称之,至谓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无以过,何其盛欤!国藩又尝取古今圣哲三十三人,画像赞记,以为师资,其平生志学大端,具见于此。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荐举人才为己任,疆臣阃帅,几遍海内。以人事君,皆能不负所知。呜呼!中兴以来,一人而已。

(19)、1872年,曾国藩采纳容闳的建议,派幼童到美国留学,揭开了我国向西方派遣留学生的历史。此举推动了中国的对外开放、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了我国教育的近代化,以及新式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

(20)、但是考完秀才后,曾国藩考举人和考进士都很顺利。他考举人考了一次,又过了四年中了进士,然后就跑到北京当官。中了进士之后,曾国藩回头一看,他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是湖南湘乡人,在湘乡县所有的同学当中,所有比曾国藩聪明的人都失败了,只有曾国藩这样一个最笨的人科举成功,所以曾国藩就想:为什么我这样一个笨人能成功?可能就是因为我比别人笨。

3、曾国藩简介资料100字

(1)、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2)、曾国藩在处理这两个事情的时候其实还算比较大度,我读到比较感动的地方就是左宗棠到了西北去讨伐,收复新疆伊犁的时候,当时缺乏钱粮和资源,曾国藩在背后源源不断地给他提供,并没有以此为契机来置左宗棠于死地,这种气度也是蛮难得的。正是因为这种契机,曾国藩在去世以后依然被所有他培养出来的人才所敬重。

(3)、朝廷闻讯,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各省建立专祠。6月25日,灵柩运抵长沙。7月19日,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扩展资料:曾国藩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4)、曾国藩是湘军的最高统帅先后报销军费近三千万两,但他并没有贪污,做京官时他就立下了不靠做官发财的铮铮誓言,做两江总督时养廉银有一万八千两,折合人民币三百多万元,虽然工资比以前多了,但他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变得更好,反而变差,穿衣也不如在做京官时穿的好,在吃方面也不讲究,甚至请客时用一个破瓦盆,对家人的要求也一如既往的严苛,其夫人在家无余钱,事事躬亲,洗衣做饭,纺纱织布,无所不为,曾家的女人们,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休息,都一直要从事劳动。

(5)、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曾经对此有精辟的论述。他说人到中年,见闻增多,阅历渐丰,人脉繁富,办事有方,这是好事。但同时人也变得思虑过重,欲望太多,精力分散,神志纷披,则又不是好事。如何让复杂变得简单,让纷披变得清澈,让分散变得集中?这需要静以修心,“静”是去“躁”的良方。

(6)、正是在曾国藩一心戒色的过程中曾发生了一件让他“心痒痒”的事情,有一回曾国藩在和自己的好友闲聊,期间他看出自己的朋友非常高兴于是便向其询问缘由。

(7)、其中,核心景区富厚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及湖南新潇湘八景。曾国藩故居景区为湖湘文化旅游最热门景区之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8)、原来,这个段子的出处,是曾国藩给李鸿章他们讲做事方法“躬身入局”引用的故事,由李鸿章给儿孙后人讲述,见述于清人著作《水窗春呓》(这本书,孔夫子旧书网上有,已给下单买了一本)。

(9)、还在担任军政要职之前,曾国藩就十分重视对档案资料的保管。咸丰二年(1852年)7月,曾国藩突闻家母去世,准备回乡守制,离京前在吩咐京城家中的儿子曾纪泽办理的十八个方面的事情中,有五件事是专讲典籍、舆图、书画和档案材料的保护的。

(10)、总而言之,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因素最集中的一个人就是曾国藩。虽然我们经常把他当作一个成功学的代表,但实际上他应该是一个反成功学或厚黑学的人物。他一生的所作所为跟“厚黑”两个字是恰恰相反的,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叫做“拙、诚”,“拙”是笨拙,“诚”是真诚。用这两个字去改变自己,去改变自己周围的世界,这两个字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也是最稀缺的。

(11)、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在他做京官期间,在京小住过一段时间,后来愤然回家,写信告诉曾国藩,以后务必节欲,节劳,节饮食。

(12)、说到权力,还是李鸿章大人的权力最大,他把持国政长达几十年。

(13)、第曾国藩尚拙的精神,做笨事、做慢事的精神,换句话说在做事的过程中要把控风险,把风险放在第一。曾国藩带兵打仗的时候是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什么叫“结硬寨”?每天晚上安营扎寨花的时间和精力特别大,但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敌人来偷营,提高湘军的生存能力。所以他做事的特点是从每个环节去把控风险,把风险降到最低,而且把基础打的最扎实,这一点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包括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启发意义。

(14)、这里面积仅100多平方公里,但却走出了一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有晚清重臣曾国藩、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有中共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蔡和森、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蔡畅、伟大的革命母亲葛健豪。

(15)、我们看看曾国藩的做法,面对强大的敌人太平军,他采取了让人匪夷所思的策略——“结硬寨,打呆仗”,也就是避开正面交锋,管我修筑壁垒。

(16)、怎样与现代世界优秀文化对接?曾国藩这种笨拙和真诚的精神是最好的接口,所以我愿意源源不断地向大家去介绍曾国藩,不停地写曾国藩。

(17)、张宏杰:我上大学的时候,历史非常冷门,财经比较热门。另外,我在中学阶段很讨厌历史,相信可能很多朋友跟我一样,讨厌历史是因为历史教科书非常枯燥、刻板。我不知道现在的历史教科书怎么样,估计也没有太大的改动。按照朝代顺序排下来,每个朝代、每个时代切成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几方面。我感觉历史学是一个考验人记忆力的学科,非常枯燥。所以历史和政治是我成绩最不好的两门,自然也没有考历史专业,考了东北财经大学的投资经济管理专业。

(18)、这和曾国藩坚持一生的一个习惯有关——写日记。

(19)、1855年初,进攻江西九江、湖口,被太平军重创,退守南昌。

(20)、于是曾国藩就开始一遍一遍地读《道德经》,一边读一边反思自己做官这么多年的经历,曾国藩就想明白了,官场排挤他,一方面有湘军体制上跟官场不吻合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曾国藩的个性。曾国藩从青年时代就要学做圣人,各方面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也确实忠心耿耿为大清王朝服务,心态上容易以圣贤自居。用圣贤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自然认为别人都是小人,对别人有一种居高临下的道德优越感。

4、曾国藩的个人资料简介

(1)、接着他便和这好友说要到他家中做客非要见一见这个小妾,好友只得同意了。结果到了他家之后,曾国藩竟然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2)、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曾国藩的两个儿子都非常成才,曾国藩家族的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代代人才辈出,而且曾氏家风一直非常正。我们过去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曾氏家族一百多年能做到持续的兴旺发达,跟曾国藩树立的家风是直接相关的。

(3)、曾国藩三十一岁起,每天记日记,从起床到睡觉,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检查一举一动,记录自己的各种糗事,不足,有了错就深刻剖析,在曾国藩家书中,随处能看到这样的字眼,“未能改得一过”,“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忽忽已过十日”……

(4)、个人认为,国家最需要的是人才,曾老夫子在乱世中,为国谋才,功劳很大。经他举荐的官员有不少,其中很多人都成为了晚清的顶梁柱。

(5)、建立近代海军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经验缺乏,困难重重,但曾国藩忧国忧民,勇于任事,从轮船的制造,到海军的建制,从水兵的招募与训练,到海军经费的筹集和水师章程的制订等,都作了许多的探索。以后海军的发展基本是按曾国藩制订的蓝图进行的。

(6)、这个好友愉快地告诉了曾国藩,原来他最近新纳了一位小妾,这小妾年轻貌美,面若桃花,因此他非常满意。曾国藩一听竟然变得十分兴奋起来。

(7)、行善可以带来心境的快乐,行善能生发人内心的阳气。中国文化有一句名言:“行善最乐。”我们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里都会不安、不快乐、慢慢脸色神气都会变坏,精神弄走样了。“假使你真正绝对无条件地行善,帮助别人,有利于别人,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乐,那个快乐不是道理上讲得出来的”。

(8)、在岳麓书社从事编辑工作近20年,主要从事湖南地方文献的整理编辑工作。曾编辑出版《曾国藩全集》、《胡林翼集》、《20世纪湖南文史资料文库》、《商用二十五史》,长篇历史小说《彭玉麟集》等。先后被评选为全国首届中青年编辑、中国书业界十大新闻人物、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9)、《曾国藩家书》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

(10)、张宏杰:《万历十五年》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早期出的所谓的代表作,或者大家比较认可的一本书叫《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它的结构想法跟《万历十五年》有点像。《万历十五年》写的是明朝六个人,我这本书写的是明朝七个人;《万历十五年》的六个人不完全是同一个时代的,我这七个人是从明朝的开始到明朝的结束,他们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目的也是反映整个明朝文化特点和历史特点,所以关注明清史跟这本书是直接相关的。

(11)、曾国藩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是“尚拙”,他一生所有做事的思路都是瞄准最远大的目标,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曾国藩很早就想清楚一个道理,在传统政治当中风险是很高的,尤其是大人物的政治风险,你跟这个人跟得特别紧,最后一旦他有了不好的结果,你可能也会受连累。

(12)、曾国藩认为,读书治学有为人、为己之分。孔子也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叫为己?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文章,为了自修而读书。为人就是为了装门面给人看而读书,或者为了谋饭碗而读书。

(13)、张宏杰:我感觉曾国藩对今天企业家的启示不会特别直接,因为古代的环境跟今天不完全一样,但有些地方还是共通的。

(14)、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811年11月26日),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娄底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

(15)、笨人,普通人,最需要的就是下笨功夫,要勤不要懒惰。据说,曾国藩考秀才考了9次。曾国藩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劲”。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他不懂什么“技巧”,什么“捷径”,只知道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他身上培养起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精神。

(16)、李鸿章丶左宗棠两位大人,一开始就不怎么喜欢曾老夫子。以曾老夫子的老辣,岂能不知两位的态度,但是他为的是国,而非为自己培植私人势力,因此依然大力举荐这些贤能人士。

(17)、更夸张的是,曾国藩半年里办的案件数量,超过了湖南十来年的案件总量。

(18)、俞敏洪:从你写的《曾国藩传》里看到,曾国藩的一生并没有碰到太多的人生贵人或者高人。一个人在人生中,怎样能够遇到自己的贵人和高人?

(19)、七要“交惠在当厄”者。在别人困难的时侯,肯出援手,最为可交。

(20)、李鸿章丶左宗棠两位大人,一开始就不怎么喜欢曾老夫子。以曾老夫子的老辣,岂能不知两位的态度,但是他为的是国,而非为自己培植私人势力,因此依然大力举荐这些贤能人士。

5、曾国藩简介资料50字

(1)、中国人有一个问题,在文化心态上有一种圣人崇拜,我们相信会有圣人,我们特别崇拜那种没有缺点的人,但事实上这种人是不会存在的。

(2)、左公对国家的贡献极其巨大,没有国土何来国家。没有辽阔的国土,没有很大战略纵深,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级强。假如俄罗斯没有那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美国对俄罗斯也就看不上眼了。因此左公的作为,的确为华夏后世的强大,保住了根基。

(3)、所谓“谨”就是指谨慎,就是要时时提醒自己做人要低调、收敛,不要得意忘形、贪得无厌。曾国藩常常讲,人是不可能全的,不要去求全。他说人生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正因为他时时秉持这样的理念,在打下南京城、剿灭太平天国、手握三十万重兵、部下竭力劝说他面南背北时,他才能抵御诱惑、不为所动,从容写出“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这样境界高远的诗句。

(4)、所以从30岁开始,曾国藩开始写修身日记,给自己定了12条日课,有各方面的要求。比如最简单的,要求自己每天静坐一个小时,每天都要写日记,用圣贤的标准反思自己前一天的所作所为。

(5)、同时,作者穿透历史与现实的迷雾,从为师为将为相到治国治家治身,系统阐述了曾国藩一生的意义在培养人才与陶铸世风。因此,这既是一部全新视角研究曾国藩及晚清历史的专著,也是一部领导干部可资镜鉴的枕边书。

(6)、哪有好好一支正规军队,却活脱脱成了民工建筑队的?

(7)、曾老夫子有识人之能,他做事有眼光,也有魄力,但是曾老夫子确实在做事的能力上,不怎么样。虽然他主导剿灭了太平天国,率先办西洋学堂、搞现代工业…,但是他办事的成效并不好,有时显得很笨拙。曾老夫子曾戏言“人家办事是事半功倍,他则是事倍功半。”,曾老夫子豁达,也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8)、王开林,1965年出生于长沙,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迄今已出版作品《站在山谷与你对话》《穿越的画廊》《天地雄心》《敢为天下先》《国士无双》《谈史色变》《王开林自选集》等42部。2013年,推出“王开林晚清民国人物系列”(六卷精装本)。作品多被海内外选刊转载、选本收录。曾获得“湖南青年文学奖”“《萌芽》文学奖”“《青年文学》创作奖”“《十月》文学奖”。现供职于湖南省作家协会。

(9)、曾国藩重视采用外国军火,主张“师夷智以造炮制船”。1861年,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洋枪洋炮”,后又试制小火轮船。1863年,造成“黄鹄”号轮船, 并派容闳赴美国购买机器。1865年至1866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后为之积极筹措经费,派遣学童赴美留学,成为清末兴办洋务事业的首创者。  

(10)、俞敏洪:《曾国藩传》写了曾国藩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以及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成为曾国藩的一些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特征、自己的成长特征,是一本我读过的有关曾国藩的实实在在的历史书,它不是写了曾国藩日常做了什么事情的细微末节,而是提纲挈领地把曾国藩之所以成为曾国藩给写了出来。

(11)、我买了很多写曾国藩的书,一套一套,全部束之高阁,读不下去,要么晦涩艰深,要么云山雾罩,抑或不知所云的厚黑之学。

(12)、张宏杰:曾国藩经过一个圣贤修炼的过程,他要学做圣贤,应该是在30岁时,立了一个志向。曾国藩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叫做学做圣人,这个有点不太好理解,但在传统时代,很多读书人都是这个想法。因为传统时代程朱理学有一个基本思路,每个人都有圣人的资质,只要百分之百去努力,最后有可能达到圣贤境界。

(13)、在他的倡议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14)、曾国荃的妻侄蒋星德1935年出版了一本《曾国藩之生平与事业》,一时洛阳纸贵。

(15)、张宏杰:曾国藩活得比较短,61岁就去世了,如果能多活20多年,中国晚清史可能会有一些不同。

(16)、《周易》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一个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很大程度上能反映这个人在道德、做人做事等方面的品味。在交友方面,曾国藩总结了八交九不交的原则。八交:

(17)、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正月,授礼部右侍郎。8月,署兵部左侍郎。次年6月,署工部左侍郎。在京十多年间,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18)、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清廷震恐。 适曾国藩因母丧在籍,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 团练。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 号“湘勇”(通称湘军)。

(19)、谭嗣同:历观近代名公,其初皆未必了了。更事既多,识力乃卓。如曾文正、惠敏父子,丁雨生中丞,洞彻洋务,皆由亲身阅历而得。左文襄晚达,故沈观最久。

曾国藩的个人简历99句精选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