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老子的至理名言146句精选

出自老子的名言

1、出自老子的典故

(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3)、0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5)、译文: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7)、大意:真正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样,因为水擅长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这才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当我们也能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的话,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8)、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受怕。畏惧大的祸害也因为害怕,要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待人处事。

(9)、出自《老子》。最正直的人表面上却显得委屈迁就,最灵巧的人表面上却显得十分笨拙,而最善辩的人则常常表现得很木讷。说明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实质。

(1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11)、出自《老子》第六十二章。市尊,赢得人尊敬。市,换取。加人,处于人之上,指为人所看重。美好的言辞可以赢得人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使人敬仰。

(12)、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表现出单纯,执着于朴素,减少私心,去除欲望)

(1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14)、追求功名是人之常情,可是成就功名後不貪戀榮華富貴並能自行引退,才是真正符合天意的行為。反言之,大功告成後一味固執於權位則不僅與天意相悖還會招來大禍。因為老子深知:脆弱的人性在不受抑制的權力欲面前太容易被誘惑太容易被扭曲。這也是道家崇尚「清淨無為」的至理吧。

(1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16)、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17)、《周易》6句话,蕴含命运天机,点破人生吉凶!

(1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9)、7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0)、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2、出自老子的至理名言

(1)、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2)、事物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道”的运动规律;事物的薄弱环节正是潜伏着发展生机之所在,这是“道”发挥作用的表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强与弱之间总是相互转化的。

(3)、堵住欲望的出口,隐藏锐利的锋芒,消解纷扰的争论,和光同尘,大隐隐于市,有点“深入人民群众内部”的意思,这样才能做成大事。反之,高高在上,只在乎自己的欲望,过于锋芒毕露是很容易遇到挫折的,这是玄而又玄的道理。

(4)、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0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7)、这是告诉人们适可而止本事天然法则,不能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但要注意,此处“身退”并不是要人作隐士,只是要人功成而不有,不自我膨胀,不把持,不露锋芒,不咄咄逼人。

(8)、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9)、廉:东西的棱边。为人处世应当方正,而不应生硬勉强,一直有太过有棱角,将人割伤。

(10)、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名言警句吧,名言警句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老子名言名句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老子名言名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经·第五章》

(15)、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1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7)、出自《老子》第十九章。见素,展现素朴。素,本指没有染色的丝,这里指朴素的意思。朴,本指没有加工过的木材,这里是指质朴的意思。一个人要健康长寿,心情愉快,必须保持朴素的本性,减少私心和嗜欲。

(1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0)、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出自老子的话

(1)、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智慧)先人留下的100句经典谚语,看完豁然开朗!

(3)、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4)、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当我在空中建起楼阁,我就不再有老子的名言警句篇4《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6)、“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8)、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9)、  感悟:人生在世,贵在懂得知足常乐。拥有一颗豁达开朗平淡的心,在缤纷多变、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拒绝各种诱惑,心境变得恬适,生活自然就愉悦了。

(10)、慈善之人,才能够勇武。简朴之人,才能够心胸宽广。

(1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2)、译文: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13)、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从简单的事情变化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来的。

(14)、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名言名句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18)、释义:不尊重老师,不借鉴得失,自以为聪明,其实却是已经迷失了自己,这就是奥妙要诀啊。

(1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0)、大意:我们能了解、认识别人,这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这样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是真正的强者。其实,人这辈子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我们多少次被困意给打到。

4、出自老子的名言警句

(1)、“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老子

(2)、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5)、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7)、出自先秦《老子》第八十一章。辩,指口才好。善良的人不怎么会说话,能言会道的人不一定善良。此言品德与说话能力没有一致关系,而是有矛盾关系。此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揆之历史与现实,却也基本符合事实。因此,在我们的为人处世中,这话还是有参考意义的。

(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9)、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10)、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

(11)、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1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4)、自古至今,未有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

(1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6)、"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老子》"

(17)、  感悟: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满了很多我们以为应该非常在乎的东西:钱财、名誉、地位、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执着的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不能自由。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有”这个层次上,说到头都是“镜花水月”、“电光石火”、“梦幻泡影”一类的东西,是不值得我们过分重视的。

(18)、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一个轻易许下承诺的人一定是不守信用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是它看上去那么简单,往往暗藏玄机,狮子搏兔尚尽全力,一定不能轻视对手。

5、出自老子的名言及适用话题

(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2)、译文: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老子的名言警句篇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7)、出自《老子》第四十一。章器,器物。希,无。大象,事物的本原。道,规律。大器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制成,宏大的声音会超出人们的听觉范围,事物的本原没有具体的形状,规律十分隐蔽,以至无法名状。

(8)、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1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2)、飘风:狂风。狂风不会刮一个早晨,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用来比喻来得凶猛,去得也快。

(13)、要在事情尚未发生之时就预防处理,要在祸乱产生之前就早做准备,防微杜渐。

(14)、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老子《老子》

(15)、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语,善用人者为之下。 《道德经》

(16)、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勋不没;不自高自大,所以成为民众之长)

(17)、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1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9)、《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0)、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  译文:“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 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老子》

(5)、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6)、以,因为。因为他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跟他争。这话乍一听不好理解,实则蕴含着极深的哲理与极大的人生智慧。世人对于权势、利益往往都是争得你死我活、寸步不让的,但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而那些坐观壁上、不参加争夺的人,往往却能坐收其利。这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有些相似。

(7)、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没有厚哪来的薄发?

(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0)、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轻易许诺别人的人,一定是缺少信用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难就一定多。

(11)、《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为老子所著,其中蕴含的哲理简单而意味深远,其中最经典的十句话更是蕴含了中国式的生存智慧,领悟透了并在实践中践行的话,受益终身。

(12)、注: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13)、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1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5)、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6)、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

(1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8)、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0)、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4)、  感悟: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自古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个人的看法不同看到得东西不同,所有每个人的境界不同,凡事都有两面,有的人行善的善果,有的人行善不一定就得到善果。就像达摩祖师所说的一样,行善不能总挂在心理面你做了多少善事,多么多么的伟大,这样的善是虚伪的也是无有功德的,一切随缘。

(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8)、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国小人希,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轻易冒险,不向远方迁移)

(1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改变的是抓手,正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创新治理模式,他们引来了中国水务集团,以PPP模式解决了治理需要3亿多元资金的难题。治理更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前提,为此,在30多公里的城区“五河”治理中,他们规划了雨污分流、河坡硬化、桥涵道路、景观绿化等四大项目,彻底把“龙须沟”变成了“风景线”。

(14)、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1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7)、  译文: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18)、最方正的物体往往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往往最晚才制成,最动听的天籁之音听起来好像没有,最崇高宏大的物象好像看不见。其中“大器晚成”一句,最为后世所常用,比喻圣人或杰出的人才在晚年才表现出与众不同,在最后有杰出的成就。

(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3)、《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4)、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出自老子的至理名言146句精选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