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论语十则96句精选

孔子论语故事大全

1、论语15个经典小故事

(1)、(出自):《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2)、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

(3)、(出自):《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4)、(解释):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5)、颜渊听完子路、子贡的述说,站在后面,继续静默无语。孔子见此,便对他说:“颜渊!过来。你难道就没有理想可说吗?”

(6)、(出自):《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改。

(8)、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麦浪翻滚,稻谷金黄。孔子带着子路、子贡、颜回等高足,沿大别山经邾国准备前往郢都。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古栈道上。沿途风光,饱览无余:农夫在田间荷锄劳作,牧童在山间牧牛牧羊。一条条河流弯延曲折,清澈见底;一行行树林绿荫遮日,一片片竹林随风摇曳;一座座村庄紧密相连,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间,间或听到悠扬的笛声在空中回荡。天黑了,他们便寄居在附近的村庄,或者找村民了解当时的历史掌故、风俗人情,搜集民歌、民谣,或者举办讲坛,探讨宣讲高深的“仁、义、礼、智、信”之道。有时也在某个村落驻足三天以采风。

(9)、这时弟子们都在嚷道:“师傅,咱们走吧!”孔子只得朝小孩躬躬首:“后会有期!”心里想着,这些知识还真没好好研究过呢!随即令车夫调转车头,绕道而行。

(10)、(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12)、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

(13)、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所学便不会稳固;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不会和那些不讲究忠信的人做朋友;自己有了过错一定会勇於改过。

(14)、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15)、(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6)、(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7)、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18)、孔子回到家里,跟弟子们谈及此事,赞叹不已地说:“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愿在别人面前议论主人的贤愚,但却很巧妙地举了一个实例,将事情的真相,表露无遗。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因智识无力察远,德慧无足见机,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问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说,一个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觉洞悉,事物变化的规律。”

(19)、《论语·卫灵公》:子曰:“君义以为质”,意思是说:一个道德水平很高的人,对于事业,以合宜为原则,弦高犒军的故事,正是这一观点的最好注脚。

(20)、“子路不才,愿有一天,遇到这样的场景:战场上,旌旗飞扬,席卷大地;战鼓钟声,响彻云天。白羽箭,如月光倾洒;赤羽箭,如日光飞动。此时,唯有我子路,能率领众军,英勇驱敌,一鼓作气,夺回千里失地。而子贡与颜渊两为同学,可作为我的随从高参。”

2、孔子的论语十则

(1)、(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2)、颜渊近前回道:“文事、武功,两为同学都已说得很好了。我哪里够资格,参与其中?”

(3)、(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4)、(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孔子教导人们修行,走的是非常平实的路线。即注重从当下的事做起,从解决现实的人生问题做起。他不跟你谈功夫,谈神秘现象。用佛家的话讲,他教的是心地法门,走的是智慧解脱之路。你如果对人生的现象了解透彻了,其他的事,自然就会豁然贯通。

(6)、(出自):《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7)、子贡看着踌躇满志的子路,笑了笑,然后轻步上前,洒然说道:“子贡不才,愿有一天,见齐国与楚国合战于苍莽原野,两军对垒,实力相当。正当旌旗相望,战尘相接,千钧一发之际,我子贡,身着白袍白冠,从容游说于白刃之间,不费一兵一卒,顿解两国纷争。此时,子路与颜渊两位同学,可为我临阵助势。”

(8)、(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9)、子贡与孔子见面后,就把原话如实转述了一遍,孔子大笑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他说我像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

(10)、(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11)、(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12)、所以,古代有道德的人,得意也乐,失意也乐,所乐非关得失。有道德怡养于内,外境的得失,不过如寒暑风雨之替换,无足扰乱自心。

(13)、这时,忽见一人从石壁中走出,并随着烟火,徐徐上下。众人见了,都以为遇到鬼物。火蔓延到别处,见他又从火中慢慢走出,所经过的地方,好象对他没有任何阻碍。

(14)、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

(15)、(出自):《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16)、(出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7)、一次,孔子受楚昭王邀请,到楚国去访问,途经陈、蔡两国之间。而陈、蔡两国的大夫,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本国不利,所以,他们派兵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围困在陈、蔡之间。孔子一行,因此连着七天没生火做饭。熬的野菜汤里,也没有一粒米,弄得不少弟子无精打采,面有菜色。而此刻,孔子却依然在室内,弦歌不止。

(18)、一日来到卫国,寄住在一个名叫蘧伯玉的家中。卫国君主灵公,有个叫南子的美貌夫人,仰慕孔子,想要见他,就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凡是想和我们国君交朋友的,一定会拜见我们南子夫人,我们南子夫人也想见见您。”孔子辞谢客套一番,不得已就跟来人去了。

(19)、(解释):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20)、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孔子论语相关资料

(1)、(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5)、(出自):《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6)、子贡怒目圆睁地吼道:“你知道这是谁的车吗?告诉你,这是孔夫子的车!”

(7)、有需要请与我们联系:0411-82700891

(8)、(解释):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9)、(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解释):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11)、东汉名臣杨震身处异乡,靠教书为生,后到州里任职。一次,老相识王密送他十两黄金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再三劝杨震收下,却被严词拒绝。从此,杨震“夜畏四知,严拒私谒”的故事成为美谈。

(12)、(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现多指落后不文明的状态。

(13)、(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4)、富有和显贵是人们所向往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获得他,君子就不居有;贫困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通过正当的方法抛弃它,君子不摆脱。

(15)、(出自):《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6)、“不是吧?”孔子笑着道:“你似乎对他们,不敢恭维。但说无妨”

(17)、(出自):《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8)、(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19)、(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20)、孔子听后,慨叹不已。刚才遇一聪颖孩童,现又遇一村妇,不仅乐于助人,还十分聪敏。不禁赞曰:楚乃藏龙卧虎之地也!

4、孔子论语故事大全简短

(1)、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3)、(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4)、(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5)、在孔子出使齐国的时候,正赶上齐国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孔子亲临大典,痛快淋漓地听了三天韶乐和武乐。因为他对韶乐情有独钟,所以终日弹琴吟唱,手舞足蹈,如痴如醉,甚至做梦的时候也在唱,吃饭的时候也在想。竟然一连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味道来了。

(6)、①《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7)、“凭什么要我们让道,你们不能走其它的道吗?“一个似乎是领头的小孩答道。

(8)、“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多如牛毛,怎么数得过来呢?”孔子为难地说。

(9)、孔子开心地笑着说:“要说勇武精神,我们都不如他。”

(10)、小孩说:“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我问您,您有多少根眉毛?”

(11)、 (出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谓孔子自己一生品格的真实的写照。

(13)、(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14)、⑦《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15)、(出自):《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16)、(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17)、(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18)、(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19)、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0)、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5、孔子的论语故事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3)、(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4)、(出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5)、孔子听到这里,厉声喝道:“子路!这是什么话?君子明于道谓之通,昧于道谓之穷。我们抱仁义之道,处在这少仁少义的乱世,遭受磨难,这是很正常的事,何穷之有?内省无愧于道,临难不失己德,大寒至,霜雪降,因此才会知道松柏之真强茂。过去,齐桓公因在莒国受辱,反而树立起王霸之志。晋文公在曹国受欺,因此产生称霸之心。越王在会稽遭受奇耻大辱,却使他更加坚定复国的志愿。这次,我们遭遇这般磨难,难道不也会是件很幸运的事吗?”

(6)、(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出自):《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9)、(解释):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10)、(出自):《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1)、(出自):《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12)、孔子接着对子夏说:“至于子贡,他的口才的确很好,可谓辩才无碍。他精通语言的妙用,却不识语言的局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所以,他能辩不能讷。”

(13)、“噫!”襄子有点诧异,“适才,您出来的地方就是石,您进入的地方就是火呀!”

(14)、(出自):《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解释):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孔子的论语十则96句精选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