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爱情观115句精选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1、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爱情故事

(1)、柏拉图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他称这个实在为‘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种独树一格的观点我们称之为“柏拉图的理型论”。

(2)、在交谈中,我们能顾及对方的性格,因人制宜,传达我们的信息。由于苏格拉底不肯写作,我们大多是通过其著名弟①希腊语中的“哲学”_词(philosophia)由philein(爱)和Sophia(智)两词合成,意为“爱智”(loveofwisdom)〇子柏拉图®的著作,才了解了这位伟人的大部分思想和论辩。 

(3)、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4)、我们以为自己理解真实,其实并不理解。柏拉图认为,唯有哲学家才能理解世界的真正本质。哲学家发现了真实的本质,靠的是思考,而不是他们的感觉。

(5)、这时,苏格拉底满意地笑了:你已经懂得了生活的真谛了。

(6)、柏拉图 苏格拉底的徒弟,他的家族是寡头政治的当权者之一。出身于此,他和当时的贵族青年一样热衷于政治。他本就不满寡头政治的暴力手段,更是厌恶他们企图借苏格拉底之手作恶的行径。民主制复辟,处死了苏格拉底,他因此对现存的一切政体失望,决心通过哲学改变统治者,改造国家。《理想国》就是他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灵魂的三重区分:理性——统治思想活动/激情——控制情感/欲望——肉体的趋乐避苦。 理性是最高的,不朽的。“国家是大写的人”——统治者——理性的哲学王/保卫者——有勇气,受过良好教育的武士/民众——节制欲望的各司其职的大众。统治阶层——包括武士——没有私人利益,包括婚姻,私人财产等,都是政策安排的,后代是共同养育的。柏拉图对民主制的批判——无节制的自由按照意见(多数人)而不是理性统治必然导致僭主制——一个强力的能提供保护的当权者。 柏拉图后期的《法律篇》中,提出了现实可行的“次好”的法制——“法律是主宰,统治者只是法律的仆人”,“一个可朽的灵魂,当他承担了最高的、不受约束的权利,就一定会失去他的智慧和真诚”,但柏拉图的法制依然是保守的,比如限制个人信仰,农业社会,联邦公民人数50分59个部落等。

(7)、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8)、柏拉图才思敏捷,研究广泛,著述颇丰。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载下来的。

(9)、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好放在屋里做圣诞树,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砍一次。

(10)、柏拉图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他开创了吕克昂学园

(11)、哲学家很善于思考什么是真实,因此,柏拉图认为他们应当成为国家的主宰,掌握一切政治权力。柏拉图在他最著名的著作《理想国》里,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完美社会。哲学家在其中位居顶端,并能得到特殊的教育;但他们会为了自己治理的公民牺牲自己的快乐。哲学家下面是军人,他们接受训练以保卫国家;军人下面是劳动者。这三类人群处于完美的平衡。

(12)、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13)、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14)、柏拉图借着这个洞穴神话,想要说明哲学家是如何从影子般的影像出发,追寻自然界所有现象背后的真实概念。这当中,他也许曾想到苏格拉底,因为后者同样是因为推翻了“穴居人”传统的观念。并试图照亮他们追寻真知的道路而遭到杀害。这个神话说明了苏格拉底的勇气与他的为人导师的责任感。

(15)、这种体验想必会令人难堪,苏格拉底很喜欢揭露人们真正懂得的事物的局限,很喜欢质疑人们作为人生依据的那些假定。与苏格拉底的交谈结束时,人人都明白了自己知之甚少,苏格拉底把这视为自己的成功。这比另一种情况好多了,那就是:你一直自以为懂,其实你并不懂。

(16)、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田野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并认定了它是最美丽的,而且,当我后来又看见很多很美丽的花的时候,我依然坚持著我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再动摇。所以我把最美丽的花摘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幸福。 

(17)、苏格拉底都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是第一个在雅典诞生的伟大哲学家,他和他的两位传人都在雅典生活、工作。

(18)、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19)、不过,当代哲学家们却与苏格拉底不同,因为他们能以将近两千五百年前的哲学思想为基础,从中受益。本书考察西方哲学传统中一些最重要的思想家的思想,这个传统始于苏格拉底。

(20)、哲学判断智慧,靠的是争论、辩论和提问,而不靠盲目地相信事物(仅仅因为某个大人物告诉你它们是真的,你就深信不疑)。苏格拉底认为,智慧不是知道很多事实,也不是知道如何做事。

2、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爱情观

(1)、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2)、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你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也正在寻找着你。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

(3)、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4)、柏拉图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他称这个实在为‘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种独树一格的观点我们称之为“柏拉图的理型论”。

(5)、她相信命运吗?她可不敢说,不过她知道有很多人相信。她班上有一个女生常常看杂志上的星座栏。如果人们相信占星术,他们大概也相信命运,因为占星学家宣称星座的位置会影响地球人类的生活。

(6)、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7)、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男女平等的爱情观。爱情具有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相爱的双方是自愿、绝不勉强的,即无怨无悔地爱你所喜爱的人。

(8)、人们只在梦中生活,唯有哲人挣扎着要觉醒过来。

(9)、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10)、 “理念“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们并非幻想中的不存在的东西,而是比特殊事物更为真实的实体。我们有“大象”、“电脑”这样的理念,有“三角形”、“正方形”的理念,还有“正义”、“美”、“善”等理念。事物是什么样的,表明它分有了怎样的理念。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叫三角形,表明它们有共同的东西,分有了共同的理念:“三角形”本身。这个理念是所有三角形的原型,每一个日常所见的特殊三角形只不过是它的摹本,而原型比摹本更真实、更完满,就像事物比影子更真实完满一样。“三角形”本身没有感官所对的三角形那样的缺陷,它是理智的对象,关于它的知识是确定的。

(11)、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12)、让我们一起爱自己、爱他人、爱一切生命,接受爱、传播爱、在爱中长大!

(13)、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自上而下的严格控制。那样的国家,今天会被叫做极权国家。柏拉图认为,允许民众投票选举,就是允许乘客驾驶航船让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做主宰,则更有益处。

(14)、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指控。我们现在很难知道这些指控是否属实。苏格拉底也许真的反对他的学生遵奉国教,一些证据也表明他很乐于嘲讽雅典的民主制。这与他的性格一致。很多雅典人都相信对苏格拉底的指控,这是不争的事实。

(15)、一个探寻爱与真理的少女,一个贯彻爱与真实的人民教师。 

(16)、其中一例是他与尤西德姆斯的交谈。苏格拉底问:欺骗是不是恶德?尤西德姆斯答道:欺骗当然是恶德。苏格拉底又问:你的朋友十分绝望,意欲自杀,你偷走他的刀,这是不是欺骗行为?这当然是欺骗行为。但这么做是道德的,并非不道德,难道不是吗?这是做好事,不是做坏事——尽管这是欺骗行为。

(17)、柏拉图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都有苏格拉底出场。

(18)、希腊三哲都共同有一个原则以及一个信念。这个原则就是理性原则,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穷尽一切可以探索的对象。那么一个信念是什么?就是人的生命,人过这一生一定有他的意义。为什么那么肯定呢?因为如果没有意义的话,为什么人有理解能力呢?而意义就是理解的可能性,至少我要对我这一生讲个道理出来,为什么我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所以由此可以建立我们通常说的“三观”,怎么样的宇宙观让我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再进一步,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

(19)、洞穴神话记载于柏拉图的对话录《理想国》(TheRepublic)中。柏拉图在这本书中也描述了“理想国”的面貌。所谓“理想国”就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的国度,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乌托邦”。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柏拉图认为这个国度应该由哲学家来治理。他用人体的构造来解释这个概念。

(20)、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3、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故事

(1)、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2)、快乐的秘密并不在于寻求更多想要的,而是在于培养清心寡欲的能力。

(3)、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幸福?”

(4)、人们认为,《柏拉图对话录》的一些思想不是苏格拉底的,而是柏拉图的,其中之一是:世界根本不像它显示出来的那样。外表和真实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我们很多人都把外表误解为真实。

(5)、恋爱,在感情上,当你想征服对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对方征服了。首先是对方对你的吸引,然后才是你征服对方的欲望。

(6)、苏格拉底说:你再到森林走一次吧,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这次没有规则,只要最后带一支回来就可以了。

(7)、他年轻时曾是勇敢的士兵,投人伯罗奔尼撒战争,与斯巴达人及其同盟作战。人到中年,他游走于雅典的市集,常常拦住人们,向他们提出难以作答的问题。从大体上说,这就是他做的全部事情。但他提出的问题都十分犀利。它们看似直截了当,其实并不如此。

(8)、这个山洞的故事,后来生发出了所谓“柏拉图理式论”

(9)、根据柏拉图的说法,人体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头、胸、腹。人的灵魂也相对的具有三种能力。“理性”属于头部的能力,“意志”属于胸部,“欲望”则属于腹部。这些能力各自有其理想,也就是“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气,欲望则必须加以遏阻,以做到“自制”。唯有人体的这三部分协调运作时,个人才会达到“和谐”或“美德”的境界。在学校时,儿童首先必须学习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后再培养自己的勇气,最后运用理性来达到智慧。

(10)、据说希腊医学的始祖是大约公元前四六○年时,在寇斯岛诞生的希波克拉底。根据希波克拉底派的医学传统,要预防疾病,最重要的就是饮食起居要节制,同时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11)、在现代医学发达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疾病是由某些超自然的原因所造成。英文influenza(流行性感冒)一词实际上的意思是“受到星星的不良影响”。

(12)、 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 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 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吗。”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13)、我依然坚持着我这朵花就是最美的信念而不再动摇。

(14)、有必要时,你可以再和我联络。当你想这样做时,请把一块饼干或糖放在一个粉红色的信封里。我的使者拿到后,会直接送来给我。

(15)、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他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他早年间是跟他的父亲一样从事雕刻实现的工作,但是后来从事了研究哲学的工作。青年时期,苏格拉底自学了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己自学,成为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16)、我们现在可以确知的是:苏格拉底长得很丑。他肚大、眼凸,有个狮子鼻。但据说他的性情“极为和蔼可亲”,也有人说他是“古今无人能及”的人物。尽管如此,他还是因为他从事的哲学活动而被判处死刑。

(17)、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音乐、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18)、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他出生于雅典的贵族青年时期,师从苏格拉底。他在阿加德米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校之后一直从教40年直到逝世。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教学思想影响非常的打,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的,他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他的主要作品有《理想国》、《法律篇》中。

(19)、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20)、苏格拉底说:不如你再到森林走一次,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仍然没有规则,只要最后带一支回来就可以。

4、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最顶级的观念是其

(1)、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2)、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3)、“不错。”尤西德姆斯答道,他此刻已经糊涂了。尤西德姆斯认为“欺骗是恶德”,但苏格拉底举出了一个机智的反例,证明了这种普遍观点并不适用于判断一切情况。尤西德姆斯此前还不理解这一点气

(4)、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5)、苏格拉底鼻梁扁平,身材矮胖,怪模怪样,似乎上天没有把他装配妥当。他虽然体貌丑陋,又不讲卫生,却具有非凡的魅力和出类拔萃的头脑。每个雅典人都认为苏格拉底举世无双,后世也不大可能再出现他那样的人。

(6)、苏格拉底没有作品,主要通过他后来的古典作家的著作而闻名,特别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

(7)、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8)、柏拉图回答老师:“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外遇”。

(9)、柏拉图认为,这种完美平衡,应像完美平静的头脑与四肢对情感和欲望的控制。遗憾的是,他这个社会模型与民主制大相径庭,会将人们置于众多谎言与强权的联合支配之下。

(10)、亚里士多德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11)、知识的对象是什么?如平面上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是确定的知识,但是我们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用量角器计算,得出的结果也许并不是180度,而是179度。即使用电脑画图,也一定有误差,也许是19999度。事实上所有特殊的三角形都得不出这个确定的知识来,因为我们感官所对的现实的特殊事物总有缺陷。巴门尼德说过,感官对象不能相信,赫拉克利特也说,世界永在变化,在这样的事物里面我们找不到确定的知识。所以柏拉图认为知识不是关于某个特定对象的知识,而是关于“理念”的知识。

(12)、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亚里士多德,他是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亚里士多德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也是亚力山大的老师,他还在雅典办了一所名叫吕克昂的学校,他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所以他提出了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马克思曾经说过,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他的代表作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所以他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3)、柏拉图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他开创了吕克昂学园。

(14)、柏拉图去了几个小时后,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显枯萎的花。

(15)、又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好放在屋子里做圣诞树,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砍一次。 於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不算赖的树回来了。 

(16)、柏拉图的对话是苏格拉底从古代生存下来的最全面的叙述之苏格拉底由此开始以其在伦理学和认识论领域的贡献而闻名。正是这种柏拉图式的苏格拉底将他的名字赋予了苏格拉底讽刺和苏格拉底方法或共产主义的概念。

(17)、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18)、为论证这一点,柏拉图描述了一个山洞。那个想象出的山洞里,一群人被锁链锁着,面向洞壁。他们看见洞壁上有闪动的影子,便以为它们是真的。其实它们不是。这些人见到的,是他们身后的物体被火把映出的影子。

(19)、相反,苏格拉底不负“牛虻”之名,使雅典人更加恼火。他说自己毫无过错,而雅典人本该奖励他,为他提供免费餐饭,而不该惩罚他。苏格拉底这番话,自然未被雅典人接受。

(20)、智慧意味着理解我们生存的真实状况,包括理解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如今的哲学家们,多少全都在做苏格拉底当年做的事情:提出难以作答的问题,寻找理由和证据,力图回答一些最重大的问题——我们对自己提出这些问题,追问现实的本质,追问我们该怎样生活。

5、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说婚姻爱情理解

(1)、本次推荐阅读时间为20分钟左右,覆盖原书的第47页到第92页。

(2)、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田野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并认定了它是最美丽的,而且,当我又看见很多美丽的花的时候,我依然坚持着我这朵最美的信念不再动摇。所以我把最美丽的花摘来了。

(3)、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并称“希腊三贤”,是二代师生关系。

(4)、它口中衔着一个棕色的大信封,随后便将信丢在苏菲的脚跟前。苏菲打开大信封,开始看了起来。

(5)、在这个纷扰的世俗世界里,能够学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也是一种境界。

(6)、这个挣脱锁链、获得了自由的人就像哲学家。他看到了外表后面的东西。普通人对真实几乎一无所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观看眼前的东西,而不去思考那些东西的内部。但外表却是骗人的。他们见到的只是影子,不是真实。

(7)、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并称“希腊三贤”,是二代师生关系。

(8)、 苏格拉底(前469年至前399年),出身雅典手工艺家庭,自学成才。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一生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

(9)、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10)、亚里士多德,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11)、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12)、 “知道”和“认为”有什么不同?“我知道A”和“我认为B”的区别就在于,A这个论断是真的,否则你不能说你“知道”,而B可以是假的。人们可以说“我认为1+1=3”,但不能够说“我知道1+1=3”。所以“知道”的对象,即知识,是真的,而“认为”的对象,即意见,并不必然包含真。知识是经过理性推论得到的,有其确定性和不变性,而意见则是不经过理性的、不确定的东西。只有意见没有知识的人,就像蒙住眼走路,他即使走对了路,也只是碰巧。柏拉图把意见和知识明白地区分开了。但智者们可以反驳:虽然区分了意见和知识,但实际上我们所得到的一切都是意见,不存在知识。而柏拉图表明了作为真理的知识是存在的,比如数学知识,无论对哪个人来说都是真的,它不是人们的约定,不依赖人的想法为转移。

(13)、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 可以来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14)、信封的边缘有一点潮湿,并且有两个小洞。为何会这样呢?有好几天都没有下雨了呀!

(15)、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森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16)、她在林中空地旁的一截树木残桩上坐下,手里仍拿着那个棕色的信封。她把它拆开,拿出几页打着字的信纸,开始看信:

(17)、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森林的时候,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18)、柏拉图想取缔大部分艺术,因为他认为艺术表现的真实是假的。画家描绘事物的外表,但外表却会使人们误解“理式”。

(19)、苏格拉底并不只是靠理性就去想象或者去思考,往上他有城邦的传统信仰作为上限。在信仰和法律之间,人的行为就有大致的一个范围、大致的规范。苏格拉底受后人崇拜的地方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他虽然被人诬告,冤枉受刑而死,但是他还是遵从城邦的法律;只要程序正义,虽然被冤枉,他也愿意接受,代表对法律的肯定。另一方面,城邦传统的信仰让他认为有神明来做最后的裁决,而死亡不见得是人生里最可怕的事。最可怕的当然是偏离了真理之路,走上邪恶之路。

(20)、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1)、柏拉图,原名:亚里斯多克勒斯,(前427年至前347年),出身于雅典贵族,师从苏格拉底,直到苏氏逝世。后游历四方,到前387年返回雅典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并执教40余年。

(2)、人们来到德尔菲后,必须将他们的问题呈现给负责神论的祭司,再由祭司将问题转达给琵西雅。而她的回答往往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因此必须由祭司加以解释。人们就如此这般得着了阿波罗智慧的恩赐,并相信他无所不知,甚至可以预见未来。

(3)、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4)、后来苏格拉底被雅典人指控为不信神和败坏青年,并被判了死刑。他本可以避免死刑,但他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不愿意向五百陪审员妥协。后来他在监狱里也有机会逃跑,但他选择了不逃跑,坦然面对死亡,最后喝毒酒而死。苏格拉底的审判,或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文化史上的一大事件,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一般的看法是,苏格拉底之死代表着哲学的危险,他从事的哲学批判工作挑战了人们心中的神话世界和传统思维,这让人们难以接受。人们还认为苏格拉底之死代表了民主制的堕落和缺陷,因为他的死是被五百陪审员用民主的方式投票决定的。他的学生柏拉图就认为民主制是不完满的。但当代一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苏格拉底恰恰是为了维护民主制度而死,他本人赞赏民主制,但柏拉图歪曲了他的理念。(以前写了一篇关于波普尔论苏格拉底的总结:苏格拉底与民主制)

(5)、还有一次,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幸福?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丽的花,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於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捧著一朵比较美丽的花回来了。

(6)、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只能摘一次。

(7)、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

(8)、“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9)、因为年代久远,加上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所以后世把他们的作品混淆也属于正常!

(10)、当她坐在那儿思考时,听见树篱靠近树林那一边的干枯灌木丛中有某个东西正沙沙作响。一只猎狗钻进了密洞。

(11)、苏格拉底问他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回来?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的时候,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这时,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婚姻。 

(12)、一个好女人,能把男人变成快乐的人,一个坏女人,能把男人变成哲学家。

(13)、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自由的爱情观。爱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茁壮的成长。爱,不是牺牲,不是占有;爱,是一种成全。拥有爱情的时候,要让对方自由;失去爱情的时候,更要让对方自由。爱就像风筝一样,你要给它飞翔自由,也要懂得适时把它拉回来。没有自由的爱情,也会慢慢趋向自然死亡。爱需要自由,正如同爱也需要呼吸是一样的。距离和神秘感,才是维系爱情温度的好方法。

(14)、又,如果你在某处看到一条红色的丝巾,请加以保管。那样的东西常常会被人拿错,尤其是在学校等地,而我们这儿又是一所哲学学校。

(15)、雅典人以投票决定苏格拉底是否有罪。组成大陪审团的501位公民中,认为苏格拉底有罪的人刚过半数。苏格拉底被判了死刑。苏格拉底若是愿意,他本来可以演说一番,使自己免于死刑。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爱情观115句精选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